那是一个有阳光的秋的午后,我去深山里家访。一路的风景不错,秋风沿着缓缓而上的山坡从午后的阳光中抚过,心里面禁不住荡起了涟漪。砍了苞谷的地里,到处都是红了果的柑橘树,空气中也飘荡着桔香。我问学生娃,你家有吗?“有的,老师。”
山路坎坷陡峭,半个小时后才到学生家。有些饿了,正好家长在做饭,我急忙帮忙烧火。学生娃跑过来说:“老师,走,走,掏(摘)柑子吃去。”家长也说:“老师,你去掏柑子吃嘛,火等娃儿家爸爸烧,这里不用帮忙都可以。记得不要掏又大又黄的那种哈。记到哦!”
我心里暗想这些家长真是的,这么小气,我又吃不了几个,怎么会叫我别摘又大又黄的呢?难道只准摘几个青涩的“小咪渣”?
管他三七二十一,爬上树再说。绿的叶子间,阳光琐碎地洒落在大个大个红的柑橘上,真是逗人想啊,特别是那几个爬到了树尖上的柑子,恰恰就是又大又黄,还看着我笑呢!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几个“笑得很”的弄到手。刚要剥开来吃,学生娃就喊起来了:“老师吃不得,吃不得啊!”我心里想:这个鬼娃儿真不懂事,吃不得吃不得,老师饿着柑橘可是笑得很呢,吃了我看会咋个!我三下五除二地剥开了皮就往嘴里送,咬下一大口,味道可好了!“老师,你那个柑子有蛆啊。”学生娃接着喊道。
给是真的!?!?
我一看咬剩下的那半边柑橘,傻眼了,柑子肉壁上一大个洞怪是吓人。再扮开另一瓣,我的妈呀,又有“怪是吓人”的洞,一个肉咪咪、白生生的蛆正卷缩着身子,极不情愿地从洞里面滚落出来,还带着小粒小粒的屎呢。我不禁联想起了先前那个洞,以及……洞里那个蛆呢?我一下子翻肠倒肚起来,差点没从树上滚下。
吃饭时,学生娃爸爸给我倒了一杯清冽的苞谷酒,说是压压惊,顺便洗洗胃,“吃到蛆了哈?”这个憨厚的农民“哈哈哈”地笑着。
学生娃母亲说:“黄的柑子不要吃,有蛆。因为蛆在柑子里面作怪,所以有蛆的柑子上绯红及黄的,那种颜色是柑子的病态。颜色正常的是没有蛆的。”
吃了饭,根据家长的说法,我再次去摘了几个柑子对比,还真是这回事情:又大又黄(黄的不正常)的,里面百分之百的有蛆,而颜色正常的柑橘却一个虫也没有。
家长还说,黄得很的柑子他们是不摘的,它会自然落下;他们背到集镇上卖的,也都是没有蛆的,“俺们山里人,不卖有蛆的柑。”
温馨提醒:
“蛆柑”其实并不可怕,我觉得应该理性面对“蛆柑事件”。不是所有的柑橘里面都有蛆,而且这些“蛆”肉眼都能看见。只要您细心点,是完全能发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