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就这样坐着。好像有很多事情,比如洗衣服,比如扫地,或者是洗脸,刷牙等等,却就这样坐着,听歌,《有没有人告诉你》。
妈妈叫我把电话拿给她,因为昨天电话没有电了,拿她们的电话用。天气很冷,原以为烤火用的电热器坏掉了,居然还能用。邱二娃家杀过年猪,昨天去了一趟。很开心。
可就偏偏有些莫名的伤感,自己不知道自己一天在作些什么事情。同事王哥去世了,在他们老家办丧事,今天就要抬上山了,可是办公室的车全都很早就去了,我这个起床晚的去不成了。人生短短,王哥走好。在世的人,过好自己,善待生活。
舅舅家开了一个宾馆,档次还不错,祝贺舅舅,愿生意好。舅舅打电话来叫我们去他家吃饭,我要去了。
呵呵呵,流水帐。问好关心我的朋友们,祝心想事成,开心永远!
在网上看到央视采访杨澜的文章,关于慈善的,还提到我,呵呵。转下来看看:
杨澜:国家权威慈善奖值得期待
CCTV.com 2008年01月18日
11:57 来源:CCTV.com
专题: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评选活动
资深传媒人士,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创始人,2006胡润女富豪榜第五名......这些辉煌堆聚在杨澜一个人身上,使她光芒万丈,但现在的杨澜却很少以这些身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会主席、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大使"等等这些头衔。
杨澜(资料图)
"我觉得其实‘善'是人性当中本身就有的一个部分,慈善不是需要大家去学习的事,这个是我们本性中就有的。"杨澜如此理解慈善。
2005年7月,杨澜将她与丈夫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权益的51%无偿捐献给社会,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机构--阳光文化基金会,同时,辞去了包括阳光媒体投资董事局主席在內的所有管理职务,开始专注于自己的慈善事业。
她说:"有机会接触到各种慈善和公益的活动,能让我觉得从这里面得到了快乐,也经常感受到温暖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世界上的人还是愿意互相关照、互相支持的,这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经历。"
由于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前不久,杨澜被民政部中华慈善奖评选办公室聘请为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的评委,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种慈善公益类评奖,杨澜有着自己的看法:"现在各种慈善公益奖项确实挺多的,但是像这样的一个权威性更高、涵盖领域更广的一个评奖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2007年是公众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热情空前高涨的一年,所以这一年可评选的人物和事迹都挺丰富的,能够出任评委我也感到很荣幸。"
杨澜:慈善无论先后无谓大小
2007年,从李连杰的"壹基金"到企业家发起的"南都公益基金会",再到网民毛利辉的帖子《山村教师的数码日记》,无一不透露着慈善的温暖,让我们看到从明星名人到企业家和普通民众,"慈善"已经成为他们2007年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国内慈善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3月,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杨澜在"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中国慈善立法进程的建议案》,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民政部主要领导跟我也有见面和沟通的机会,我得知《慈善法》的草案已经初步完成了,接下来是征求各方的意见,应该说这个进程推动的还是很有力的。"杨澜如此评价政府部门对她的提案做出的反应。
现在她又将自己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慈善的其他方面:2007年12月,杨澜的阳光文化基金会宣布要在未来三年内资助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600万元,进行中国公益组织高层管理培训的项目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各个慈善公益机构自身的运作能力。
她说:"法律的制度和税收优惠的平台是保障中国慈善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有了这个基础各种慈善公益机构需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公信力。因为过去我们做慈善和公益事业,很多人认为是要有热情,要有同情心,这个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长期来说这也是个非常专业的事情,所以应该提高专业机构的专业能力。"
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迅速崛起,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统计,2007年民间组织数量显著增加,目前已达到35.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约19.4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3万个,基金会1245个,其中很多民间组织专门从事着慈善事业,而这些组织在度过了成立初期的摸索阶段后,能力建设的问题马上就会凸显出来,一些成立较早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如北大阳光骨髓库、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很早就面临这些问题。
"公益和慈善它涵盖的领域是非常多元化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杨澜说,"我们阳光文化基金会的宗旨是通过与机构合作的方式来促进慈善文化的推广,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在做一些慈善机构的能力建设。"
杨澜表示,阳光文化基金会的资金来自她和先生的个人资产,未来几年内他们将会向基金会提供充足的资金,以支持公益和慈善方面的培训和研究,为更多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记者:李晓周马聪慧)
责编:陈昌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