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为代课老师走了,孩子们搬到了大田山小学,校舍同样很破败。他们还没收到我们寄出的棉衣。 此文已发表于扬州日报小记者博客】
捐给大山里的棉衣
天渐渐冷了,又到了脖子嫌长、袖子嫌短的时候了。
那天,我无意中看到云南李德龙博客上的文章《为了牛圈上的15个孩子》。文章中说,他是云南省云县栗树乡的团委书记,“我上博客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大田山村箐头组在牛圈上上课的15个学生,看到他们上课时的情景和所处的环境,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我很想帮助他们。”读着他的文章,看着照片上那些贫穷的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坐在简陋得四面透风的牛圈上上课,我的心不由得颤抖起来。李老师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能捐些棉衣给孩子们过冬。他说,只要是好心人捐助的,哪怕是一根火柴都是十分珍贵的。
自从看了后,我的心就时时牵挂着,不知道是不是有好心人已经寄出了棉衣?我知道,那些孩子们在寒风中等待,苦苦地期盼着。我决定把我的旧棉衣捐给他们。
星期六,我和妈妈整理出所有不能穿的棉衣。因为个子长得快,衣服还都是八、九成新,每一件都是我曾经那么喜欢的,看着还真有些舍不得。可一想到那些孩子们还穿着凉鞋和短袖瑟缩着,眼巴巴地等待远方的好心人寄来的棉衣,我真恨不得立即飞到他们的身旁……
我们拎着满满五大袋子衣服来到邮局,工作人员给我们找来了最大的纸箱,整整装了一箱。寄平件寄费只需要四块钱一公斤,但路上耽误的时间会比较长;寄快件要贵得多,当然也快得多。我毫不犹豫地把平时积攒下来的毛票一张一张、一枚一枚全掏了出来,哗啦啦地铺了一桌,“妈妈,我们寄特快专递吧?最快的!把这些钱全用上!”妈妈抚着我的头,凝视着我,动情地说:“你长大了,懂得关心体贴人了,真好!”
我看着邮局叔叔封包,贴上单子,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期待。外面阳光灿烂,不知道这个包裹要在路上走多久,才能跋山涉水来到大山孩子们的身边。我想像着他们收到时的欢呼、穿上时的温暖,坚信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让他们在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有所寄托,有所等待,相信一定是幸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