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24/xin_5630904241441468238145.jpg每月工资仅120元" TITLE="新华社:代课教师收入低 每月工资仅120元" />
代课教师的大舞台(来源于网络)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9/24/xin_573090424144150017686.jpg每月工资仅120元" TITLE="新华社:代课教师收入低 每月工资仅120元" />
走在求学路上的孩子
前不久,深圳教育部门大规模裁减代课教师,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代课教师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没有编制,待遇比在职教师的巨大差距,使代课教师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深圳如此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代课教师的遭遇引人同情,但偏远山村的代课教师的生存状况更令人担忧。
代课教师”以前被称作民办教师,随着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发力,中东部地区的民办教师几乎已不复存在。但在旷远的西部地区,还有一个庞大的“民办教师”群体存在,尽管他们的名称已改。但很多代课教师依旧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昭通,云南的北大门,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去年毛利辉一个帖子,让人看到了学生的艰苦,但昭通农村代课教师的生存同样让人担忧。
收入只有100多元
昭阳区是昭通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昭通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根据《昭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的资料显示:从2007年起,全区代课教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20元。
鲁甸县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城市。据县委书记马吉林介绍,现在全县有500多代课教师,目前的收入只有180元左右。
2006年昭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668元,鲁甸县人均纯收入1464元,这些数字很低,但和这些数字比起来农村代课教师的微薄工资仍然让他们捉肘见襟。如今很多农村劳动力纷纷出去打工,这些县区每年的务工收入就有几十亿元。但我们的教师还是坚守在简陋的三尺讲台上,拿着微薄的收入。
这点微薄的收入,如果来支付平时的柴米油盐还是可以的,但一有疾病等危急情况,很多教师因为没有医疗保险,如同面临大敌。
阮雪芳,鲁甸县拖姑希望小学的代课教师,一个28岁的年轻教师,2001年7月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代课,可不幸的是得了风湿性心脏病,每个一百多元的工资实在治不起病,结果越拖越厉害,最后是众多的好心人捐款才得以手术。
阮雪芳不是个例,微薄的收入使代课教师随时面临生活的困境。但就是这些辛勤的园丁坚守着这块讲台,让一批批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从事的活动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收入低是代课教师面临的主要困窘。尽管各个县区都有转正的机会,但是很多教师考了好多次还是考不上。“现在事业单位都是逢进必考,但是很多教师参加了好多次还是考不上”,鲁甸县县委书记马吉林介绍道,由于很多教师文凭不一,有的是高中毕业,有的是中专毕业,考试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会将代课教师的工资提高到280元”。
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小学教书
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小学,而且主要是偏远农村的小学,由于环境艰苦、收入低,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教书。据大关县纪委宗书记介绍,曾有99名义务支教的大学生来下面的农村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活动。可当期限结束时,没人愿意留在当地,尽管可以去条件好的县城。
2007年2月低,昭通市教育局面向全国招聘教师,提供岗位800多个。虽如今就业市场严峻,中间又经历了特岗考试,到今天昭通市还需要招聘1000多人。记者在招聘的单位上看到,岗位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的小学。这些地方很需要人才,可是从昭通招聘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课教师就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关注代课教师,立足长远
按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代课教师要被逐步辞退。但从云南省的实际看,这一过程将会比较长。在这个长的过程里,对代课教师这一庞大的群体如果不认真的对待,不仅是对昭通,对整个云南的发展也是一种威胁,因为云南的发展更需要人才。认真解决代课教师面临的困境,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活动中,对稳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代课教师对偏远穷困农村教育是“雪中送炭”,可是我们接受了温暖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人民给他们的温暖。(完)(记者郭勇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