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德东。是我,提出恐怖小说分级。
众所周知,我就是写恐怖小说的。
过去,我一直喜欢干“不正确”的事。现在,我在老老实实地干一件正确的事。
众所周知,我就是写恐怖小说的。
过去,我一直喜欢干“不正确”的事。现在,我在老老实实地干一件正确的事。
这不是我的风格,但是这件事我必须干,而且没人挡得住。
至于为什么呼吁恐怖小说分级?长脑子的人都清楚,不再强调了。连出版法上都有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说实在的,像我这样一个总跟主流唱反调的草根作家,实在不愿意提这些。
圈子里有人反对。不管你怎么反对,我相信大众是支持周德东的。
我们不提倡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戒网毒成了青少年教育的痼疾。现在,未成年人狂热迷恋恐怖小说,也将渐渐成为全社会必须重视的大事。
恐怖文学越来越热,书摊上血淋淋的恐怖作品随处可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青少年购买恐怖读物成了一种风尚,不加以控制,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我经常在网上和我的读者交流,他们大部分是14、5岁的孩子,最小的读者12岁,仅仅比我女儿周美兮大4岁,这让我很震惊。更有甚者,刚刚在“莲蓬鬼话”上,看到一个读者的留言:连她6岁的儿子都开始捧读我的恐怖小说了!
至于为什么呼吁恐怖小说分级?长脑子的人都清楚,不再强调了。连出版法上都有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说实在的,像我这样一个总跟主流唱反调的草根作家,实在不愿意提这些。
圈子里有人反对。不管你怎么反对,我相信大众是支持周德东的。
我们不提倡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戒网毒成了青少年教育的痼疾。现在,未成年人狂热迷恋恐怖小说,也将渐渐成为全社会必须重视的大事。
恐怖文学越来越热,书摊上血淋淋的恐怖作品随处可见,鱼目混珠,良莠不齐,青少年购买恐怖读物成了一种风尚,不加以控制,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我经常在网上和我的读者交流,他们大部分是14、5岁的孩子,最小的读者12岁,仅仅比我女儿周美兮大4岁,这让我很震惊。更有甚者,刚刚在“莲蓬鬼话”上,看到一个读者的留言:连她6岁的儿子都开始捧读我的恐怖小说了!
再看看这些报道吧——
《家长呼吁恐怖小说分级》(河北日报)http://hbrb.hebeidaily.com.cn/20060314/ca674440.htm《惊悚小说大行其道
家长建议分级》(成都晚报)http://cdwb.newssc.org/system/2006/10/23/010164482.shtml……
在禁锢了多少年之后,如今,惊悚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堂堂正正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很多惊悚作品确实只适合成年人阅读。出版政策开放了,市场越来越繁荣了,但如果没有分级措施的保障,肯定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
一件玩具,负责的厂家都会公告购买者:适合几岁以上儿童。图书是精神食粮,为什么不能标注一下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图书分级是一件复杂的大工程,实施起来不是一天半日的事,但我们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呼声和导向。
我会从自己做起,在下一本书上,打出“多少岁以下勿读”的字样。(现在的孩子早熟,我会考虑把年龄限定在16岁。)另外,近日我和李晨恺导演合作,拍摄惊悚系列手机电影(12月开机),也要标明“16岁以下请勿观看”的字样。
在禁锢了多少年之后,如今,惊悚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堂堂正正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很多惊悚作品确实只适合成年人阅读。出版政策开放了,市场越来越繁荣了,但如果没有分级措施的保障,肯定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后果。
一件玩具,负责的厂家都会公告购买者:适合几岁以上儿童。图书是精神食粮,为什么不能标注一下适合哪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图书分级是一件复杂的大工程,实施起来不是一天半日的事,但我们至少应该有这样的呼声和导向。
我会从自己做起,在下一本书上,打出“多少岁以下勿读”的字样。(现在的孩子早熟,我会考虑把年龄限定在16岁。)另外,近日我和李晨恺导演合作,拍摄惊悚系列手机电影(12月开机),也要标明“16岁以下请勿观看”的字样。
最近,我计划搞一个仪式,呼吁百万家长签名,共同推动恐怖小说分级。具体方式尚未构想成熟,不过很快会实施。
为什么这样做?伤害一些同行,又损害自己的利益?
没什么可说的,就当我是为了我的女儿周美兮吧!
她长大之后,带着她的孩子走到书店里,看到井井有条的分级恐怖文学图书,会自豪地想:这件事就是当年我爸爸发起、推动并促成的。
为什么这样做?伤害一些同行,又损害自己的利益?
没什么可说的,就当我是为了我的女儿周美兮吧!
她长大之后,带着她的孩子走到书店里,看到井井有条的分级恐怖文学图书,会自豪地想:这件事就是当年我爸爸发起、推动并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