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字头和竹字头》教学设计

(2015-01-03 15:25:48)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教学

《草字头和竹字头》教学设计

桓台县第二小学   吴秋艳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和作品,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写好例字和作品,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一、    猜字谜导入新课

谜面:“草木之中有一人。”        谜底:茶

谜面:“七人头上长了草。         谜底:花

    谜面:“土上有竹林,土下一寸金。”  谜底:等

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趣,你看它们都带有草字头和竹字头,怎么才能写好这两个偏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带有草字头和竹字头的字。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从猜字谜入手,课的第一锤重音敲在了孩子们心坎上,写字活动序幕愉悦地拉开了,使整个教学变得丰富活跃。]

二、教师讲解草字头和竹字头的书写要领。

(一)讲解草字头

师:草字头由哪几个笔画组成的?

生:(三笔:长横、短竖,短撇)

师:长横在书写时注意什么?

生:(左低右高,略向上斜)

师:观察草字头的第二和第三画有什么不同?

生:略斜向中心。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掌握草字头的书写要领,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儿歌,想不想念一念:

出示:长横微微向上昂,两棵小草坡上长,左低右高心向内,帽儿稳稳头上戴。

师边唱儿歌边范写,生练写三个,师巡视,生互评。

[设计意图:从观察入手,引领学生明白草字头有三笔写成,每一个笔画写时都有不同的姿态,最后借助儿歌让学生识记。]

(二)讲解竹字头:

1.欣赏“竹”字的演变过程

图形—篆书—隶书—楷书

师:春天到了,小笋芽都长成了健壮的竹子,你看它的竹干多么笔直,而它的竹叶去是低垂的,总喜欢两片或三片地挨在一起,人们依据它的样子,分别创造了金文、小篆和楷书,就连今天我们学的竹字头也保留了这些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竹字头的演变过程,配以美丽的图片再适当的讲解,无形中让孩子们对竹字头的大致形态有了记忆。]

2.讲解写字要领:

瞧,竹子头跑到卡片上来了,大家看,竹字头左右两部分一样吗?

生回答。

伸出你的魔法棒,和老师一起来写竹字头,边写边说笔顺

3.书写要领:

两撇平行,左低右高,两点左小右大,左右笔画虽相同但写法有变化。

打开练习纸,美美地写两遍吧,写得不好我们来帮助他。生练写。

[设计意图:竹字头的左右两部分是不完全一样的,大小也不完全一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辨,老师通过用毛笔书写这个偏旁,让学生清晰地明了两部分的细微差别,再去练写孩子们就比较轻松了。]

三、学习范字,领悟变化

(一)学写草字头、竹字头的范字

师:瞧,来了六个字宝宝(黑板张贴)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异同?

生:“节”草字头宽,“花、草”两个字草字头较窄。

生:“笛”竹字头宽,“竿、筋”两字竹字头较窄。

师:孩子们说得太棒了,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字,你们看怎么样?师出示“节”的草字头窄,“花”字草字头宽的卡片。

这样搭配美观吗?

那么让这两个字宝宝的偏旁重新变回来。

师总结规律:当草字头和竹字头的下面笔画中舒展时,“艹”和竹字头的横画写得较窄。

[设计意图:草字头和竹字头的字在书写时,因受下面笔画的影响而宽窄不同,教师通过卡片展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而发现这个规律,由点到面。]

(二)写竹字头的范字

(三)生练写,师巡视,讲评。

(四)在书上写词语:花草、竹竿、脑筋。

(五)展示讲评。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了草字头的书写规律后,竹字头的字就可以直接范写练写,写好范字后再写词语,最后进行展示讲评。从偏旁到例字再到词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四、完成作品。

1.出示《忆江南》作品,生齐读,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进行范写。

2.教师指导难写的字如:谙、蓝

3.学生练写作品。播放古筝曲。

[设计意图:出示《忆江南》作品,体会中国书法的魅力,激发写作欲望,就作品中难写的字再次范写指导,最后在古筝曲中完成一幅书法作品,从而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作业展示评价

1.出示写得不是很好的学生作业,指名点评。

2.出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学生点评。

3.评选“书法达人”。

[设计意图:展评作品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评讲练习中提高了自己的书写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