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个世纪写作稿纸小说杂志 |
分类: 散文 |
1975年我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一说,上大学都是推荐制度,城里的高中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农村的初高中生回乡劳动,我家是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荞麦塔拉公社宝家店大队,就回到了自己的村。白天下田干活儿,早晚在家闲暇便想寻点事做,书读多了就想写书,写书需要纸,那种年月家家都穷,买不起纸用来写稿子,我家也一样,我就将念书时剩余的本子用来写稿,本子用完之后,就用本子背面和书页四周空白处,然后就是在顶棚、糊门纸上动心思,只要弄到巴掌大的一块纸,我都能反而正面挤着写一篇文章,只有抄稿子才肯花钱买白纸。关于稿纸,那时候我不懂稿子要用稿纸抄,再者,一个工日值两仨毛钱的日子,用稿纸抄写稿子也太奢侈了。
后来我在大队当了农业技术员,大队发给我一叠白纸做试验地记录。我接过纸时,心跳了好一阵子,那时候商店很少卖这种贵重白纸,都是发黄的毛头纸,一般人也使不起这种白纸,我好像在集体里得到一份丰厚的补助钱或者补助粮,我节省着用,结余的纸就抄稿子,每次用这种纸抄稿子都觉得对不起乡亲们,平白无故占了大家便宜,尽管那时候粮食紧缺,乡亲们对于纸远不如对粮食那么感兴趣儿。
1977全国恢复高考,我考上了赤峰师范学校,1978年我在赤峰师范学校读书时,在《昭乌达报》(现在的《赤峰日报》)上首次发表一篇通讯,收到两元稿费,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买纸!,当我从商店拿着一叠纸走出商店门口时,我像发了一笔横财,满足得一口接着一口咽口水。
我师范毕业到乡村当教师,报到后别人通知我去后勤室领备课用的教案纸,我准备了钱去后勤室,从后勤人员手上接过一摞纸后,问多少钱?后勤人员愣一下,说不要钱,我吃了一惊:白给?周围的人笑了,后勤人员说,白给。我想,这也太腐败了,拿公家纸不掏钱,尽管心里接受不了,但见老师们都大大方方地白拿着纸不交钱走了,没敢说什么。
1984年我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班学习时,看过我当年白纸稿的编辑对我说,你的那股韧劲感动过我。我开玩笑说,我还不是最韧的,你到我的家乡看看,我的父老乡亲比我还韧。
这是在农村时写的小说稿,用白纸抄写
下面是工作后为了抄写稿子,到处要来的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