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遇到的别样“鸿门宴”

(2016-01-20 08:44:25)
标签:

寒假

教师

家长

学生

谢师宴

分类: 教育

老师遇到的别样“鸿门宴”——一个教师的自述

某初中的一位女生放寒假没回家,不见了,家长找学校要人,班主任解释说学生放假期间不归学校管。于是家长开始出言不逊,指责班主任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女儿,不负责任等七七八八的不满。顺嘴爆料班主任好吃,指控的“罪证”是班主任曾去学生家吃过一次杀猪菜。家长涨红着脸点着班主任的鼻子尖大声嚷嚷,“你坐在我们家炕头上塞饭的时候,咋不说孩子难管呀。现在孩子不见了,你想推卸责任吗?”幸亏不见了的女生一天后回家了,据她自己说是去同学家散心了。班主任因为一口杀猪菜,差点没被家长逼成菜“猪”自杀了。
     
说起家长请客,教师是否赴宴,真是纠结。我一直担任高中实验班的课程,接触的都是些认真学习的孩子,家长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轻视”,老师绝对是一视同仁,不论孩子来自哪里,家境如何,都不会有所偏向。可家长就是不放心,非得请吃饭。教师好不容易盼着下班,家里一大堆活等着,还得碍于班主任的情面不得不去赴这个讨人嫌的宴会,真的很累啊。后来家长发现请客不划算,饭费没少花,教师凑不齐。有些家长干脆送礼物,送购物卡,甚至有直接送现金的。死拖活拽,不要不行。我记得收到二百元礼物时的心里感受很复杂,像打翻了五味瓶。这二百元,即是家长的心意也是对教师工作的定价。更不舒服的是接了家长的礼物,也就被家长套牢了,感觉心里亏欠了家长天大一个人情,心里压着很大的一块石头,万一孩子成绩下滑,心急如焚。
       
我收了礼物后,额外给自己多个活,总是特意看看那孩子的学习如何了。都成了我心病了,好像我干了啥见不得人的事。我就突然想到了荆苛老兄,非常理解老荆为啥冒死去刺秦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论谁想白吃白占,最后都得是荆苛的下场,教育腐败也不能列外。现在社会、家长都在抱怨教风不正,可抱怨于事无补,只会增加误会和嫌隙。人人反思的应该是这不正之风是怎么刮起来的,风源在哪里呢?
      
作为教师,我真抗不起家长的任何人情,我反复和家长强调,教育好孩子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保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事实上,不论家长如何做,教师都会尽全力,因为教师干的是良心活,面对几十双清澈的渴望的眼神,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都会掏心掏肺。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担心教师会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师稍一放手,孩子的学业就荒于松懈了。事实上,家长想多了,很多农村家长,三年没见过老师一面,可孩子非常优秀,阳光开朗,学业优异。家长与其把功夫和精力花在老师身上,到不如耐心地鞭策孩子。这样看来,造成教风不正的根源主要在于家长,是家长把气力用错了地方。
      
现实生活中家长给班里购置公共用品、私下塞给老师购物卡,是暗示老师多关照自家孩子,这意味着家长不相信老师能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而老师对家长相敬如宾、小心提防是为了能与家长保持“敬而远之”的距离,这意味着在老师心目中家长是难以沟通的人。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老师和家长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两种力量,当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时,怎么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我和一些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并不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孩子的身心发展就是学校的责任,自己不闻不问,甚至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张口闭口只有分数,孩子的其它能力概不理会,搞得孩子懒得和父母沟通,很多父子母女关系紧张。

      
教育不是万能药,教师也不是有三头六臂的超人,一个教师要照顾到一百多孩子,怎么可能面面俱到。疏忽和遗漏在所难免,如果家长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管理自己的孩子中来,把一切都推给老师,恐怕结果差强人意。为了孩子,学校、老师、家长要一心一意,齐抓共管。家长的明智做法是拒绝劳民伤财的“谢师宴”,而是亲力亲为参与教育管理。家庭,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
       
说千道万,教师和家长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信任。不放心,提防从宴会上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