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2016-01-18 09:29:55)
标签:

榨油

700年

祖先

原始

方法

分类: 新闻

柴米油盐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说起油,人们要问是怎么来的,恐怕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要讲的是王浩古法榨油技艺。它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存在700多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加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这种效率低下、濒于失传、消失的传统工艺仍然留存,有它的重要意义。

“棒子抡锤打,

小牛泪扑簌,

这事别怨我,

回去怨它箍”

一首童谣道出了榨油作坊真实场面。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这是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常善村王浩的古法榨油作坊。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榨油呐喊,四溢扑鼻的醇美油香”,我们见证神奇古法榨油过程。

每年榨油前,先祭油锤。祭油锤虔诚而神秘,一只古老的祭案,摆放着三个上百年的油锤,锤把拴系着象征吉祥、红火的红绸布。一排黑釉小碗,盛满浓烈的老洒,是为榨油工准备的开榨酒。全体榨油工列队而立。老油匠点燃三炷香,站在祭案前念祝词:

油锤大,油锤圆,

油锤伴随保平安。

锤起锤落锤头稳,

锤打麻油代代传。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从祭案取下一只油锤,在油楔上砸三下,率众油工高喊:油锤保佑我们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多出油,出好油,开榨!喝开榨酒!

不难看出,开榨油祭,是期望生意兴隆、物阜民丰。榨油技艺究竟起源于何朝何代,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压榨榨油的记载。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传统的手工榨油,有二十多道工序。风车除杂是第一步。用风车除掉原料里的杂质,如土块、秕子、石块等。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继而是炒籽。把精选干净的胡麻籽,放到大锅里翻炒,翻炒时闻道有香味立即出锅,倒入笸箩里翻晾,待全部晾凉后,再用石磨研磨。

炒籽的目的,就是高温情况下破坏胡麻的细胞结构,降低蛋白质对油质的吸付力,使油质分离变得容易,同时油出来以后不用第二次煎熬就能食用。

用碾子将炒熟的胡麻碾碎成粉。随着磨盘碾着胡麻的响声,胡麻的香味渐渐弥漫整个室内。磨碎的胡麻倒入一个底下火炕或高温的铁槽内进行烘焙,其间往原料里放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搅拌,形成散状,再进行高温蒸制。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油料蒸好后及时倒入用线麻纺织成麻包中。

油料装入麻包后,再用平板木杵浮平将其裹成饼状,俗称制坯。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制坯中注意坯的薄厚度,厚薄不均,影响到出油率。一个油坯十到十五斤左右。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包坯进榨,一般是将榆木托板放在榨槽里,把包坯摞至12个为宜,上面再放一个木板,四角用绳束紧固定,然后把包坯倒卧在槽内,两端用油排铐板固定,在油排缝隙中,安置木楔进行锤打。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草原小镇发现延续700多年锤榨麻油法

 重达四十、六十、八十多斤的铁锤,做到稳、准、狠地递增击打木楔,依靠这种物理压力,经过挤压、加热,迫使油汁浸出,滚落在下面的接油桶里。

当油完全控净时,卸下木楔、油饼,再进行二次锤榨。传统古法榨出来的油口味纯正,即环保又健康,王浩榨制的油从来不愁销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克什克腾旗古法榨油技艺就享有盛誉,古老的文化,焕发着旺盛的原始生命力,祖先的智慧在他们手里得到传承、延续。虽然有了机械榨油,也没有阻挡住他们代代相传的古法榨油技艺。

看到用来榨油的工具,铁锤、扇车、纺车……都是历经百年,痕迹斑驳。每一件工具都有一段令人回味的陈年往事,每一件工具都诉说着油坊的沧桑历史。

 虽然这种手工技艺在今天显得陈旧古老不和适宜。但它仍然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捶打麻油,有特点、有味道,有文化、有历史,还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王浩专门成立了呼德艾勒农牧业合作社,带领大伙以绿色生态为基准去种植胡麻,做古老工艺胡麻油加工,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让农产品在农村利益最大化,给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王浩注册了“锤打麻油”商标,准备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逝去的榨油技艺再次被人们接受,并开始重视。

相信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一定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文\图由侯锡文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