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元旦来临新的一年开始了

(2012-01-01 07:51:40)
标签:

2012年元旦

上帝

死亡的恐惧

红山晚报

生命

死亡临近

杂谈

2012元旦来临新的一年开始了。昨天在单位值班,要下班时,15层大楼非常安静,只有我们值班的少数人还在忙。下班时保安已经把正门锁上了,只好从后门出楼。回家的路上行人少了,大街上来往的车辆也稀少很多,可能人们都在忙着过新年。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刻,有许多话要说,想想,还是把在2011年12月29日《红山晚报》发表我的专栏文章贴在这里,算作对辞旧迎新的一种感悟。

天天都在向生命的终点进发

吕斌

 

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随着世界上所有的人一起,义无反顾地朝前走,前面有一条死亡线,越过那条线,人的生命就终止了,活着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命存在于两条线之间,一条是生命开始的线,一条是生命结束的线,在这两条线之间,人想停下来是不允许的,上帝制定了这个规矩,并且监督每个人必须执行这个规矩,上帝在地球上至高无上,没人能抗拒他的旨意,所以这一规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在这个规矩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拉关系、送礼、托人、走后门等凡人那套俗了又俗的手段统统不起作用。

得了绝症的人和一个正常的人,走向死亡的过程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只不过是方式不同、时间长短不一,结果一样。

得了绝症的人常常有一个幻想,那就是病情奇迹般地好转、并没有在医生的断言期内告别人世,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长。当然,这种幻想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几近于无,所以在病痛的威胁和折磨下,心中充满了恐怖和绝望,做什么事的心思都没有了,要尽量多吃点好的,嘱咐亲朋好友在他离去后应该怎么样去待人做事,大多数说出的话都催人泪下。俗话说,鸟将亡,其鸣也哀,人将死,其言也善。他的最大感触只有一个,在这个世界上争来夺去、拥有高官厚禄、金钱财富都没有用,生命才是人的唯一珍贵。

正常的人因为没有病痛折磨,而死亡离得又很遥远,感觉不到每天都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所以回旋在脑海中的不是一个幻想,而是多个理想——当个大官、挣个大钱、处个漂亮或帅气的异性,天天都在穷折腾,没完没了地乱得瑟……在欲望的诱惑下,不但要吃得好,还要穿得阔,住得宽敞、玩得开心……用通俗的话说,叫享受人生;跟亲朋好友说的话都是怎么当官挣钱处朋友,其中的诚实善良与虚假丑恶相互交织,体现着人类群体中的复杂多变,感触最大得是官当得不如别人大,钱挣得不如别人多,朋友处得不如别人的酷,玩得不如别人开心……在攀比的心理剌激下,欲罢不能的心情特别强烈,有了这种强烈的欲望,才有了人世间种种各显神通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生的终点是一样的,通向终点的路却各有不同。

人不恐惧死亡是因为死亡离得还远、感觉不到死亡的威胁;死亡临近了,有了威胁才感到死亡的恐惧,但又无法赶走死亡,企求得到别人的同情却得到无奈的表示和冷漠的神态,别人没有面临死亡的体验怎么会体验到死亡的恐惧呢?就是体验到了对于死亡也是束手无策,人的同情是有限度的,人帮助人有时候也受到大自然的制约。

人在正常的生存时间里,很少想到死,才不把活着当回事,才有了伤害别人或危害社会的言行,才使得很多人在平庸中与时光平分秋色,在劳碌中度过无为的一生;如果常常想到死,就会意识到人的生命在地球的转动中只占那么微不足道的一小段距离,就有了带给别人快乐或给社会留下财富的言行,才会珍惜每一寸光阴,看重活得质量而淡薄活得数量。人生不应该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而是一个贡献的过程,生与死的过程如果活成一个遥远的过程,就要不断地给予,而不是无度地摄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