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村官的真实生活

(2011-11-02 08:34:13)
标签:

杜利伟

宁城县

汐子村报

肉鸡养殖

文化夜市

分类: 新闻

    见到杜利伟,和我的想象有一点区别,我原以为他像许多我见过的村官一样,说起话来大马金刀,对待村里的什么事都无所谓。他很腼腆,也很谦虚,说起话来慢声细语。他2010年7月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所学的专业是法学。在学校期间就比较关注“大学生村官”这类的考试信息,后来通过网上报名,参加统一考试,成为了一名村官。2010年9月,他来到宁城县汐子镇汐子村任党总支书记助理,现任汐子村党总支副书记。
  农村是个大舞台,事多、面广、关系复杂,矛盾纠纷多。在农村工作能涉及和学习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如说,法律法规、人情世故、政策解读等等。说大事,村上的招商引资、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等;说小事,为村民打个报告、写个申请、拉个家常、处理邻里纠纷等。
           大学生村官的真实生活
            杜利伟正在检查村子大棚里的茄子苗长势

    杜利伟到村里后做过许多事情,这里只介绍其中的一小部分。他2010年末建立起了“汐子村信息网”,在这个网站上把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向公众和村民告知,网站上有村务公开、有村的产品销售信息,比如,村开发的楼房销售情况,大棚蔬菜,蔬菜深加工的产品等。为了使那些家里没有电脑的村民能够及时了解村务动态,他当起了《汐子村报》的主编,通过扩大《汐子村报》版面,增加报纸的内容,满足村民对知识和政策的渴求,通过《汐子村报》,他把村里村务更加公开更加透明地告知村民,让村民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汐子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又是什么,通过《汐子村报》把村里发生的好人好事告知村民。他本身是学习法律的,通过《汐子村报》把村民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话语解释给村民。《汐子村报》现在已经成为汐子村民及镇区经商户必读的报纸,对于这点他非常满意。为了让村民在晚上闲暇的时候有个娱乐休闲的地方,他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建议在村子的集贸市场上举办汐子村文化夜市,经党支部、村委会研究决定每周六晚上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夜市,他和几位同事负责管理和服务,并且做现场主持。文化夜市已经举办了30余周,引起了广大村民的强烈反响,每到周六的晚上,村民就会来到这个夜市,扭扭秧歌、唱唱歌、打打篮球,来文化夜市上活动的村民有六七百人,他们还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例如篮球比赛,把村民分为南北中三片,出三个队伍,教师出一个队伍,并给予表奖,还有唱歌比赛、排球比赛、象棋比赛。
  一年来他在汐子村干过的工作有村民组会计,办公室文秘,人口普查指导员,村集体房地产开发公司材料采购员,500亩蔬菜大棚销售员,村民民事纠纷调解员,《汐子村报》主编,汐子村信息网建立者和维护者,党总支、村委会的日常工作,文化夜市组委会主任。2011年8月11日他很荣幸地被上级邀请为“2011届赤峰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向即将下到村的新村官讲述工作心得和经验。
                          

                                    创业历程艰辛又辉煌
  他叫张建民,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7月通过村官招聘考试,成为大学生村官队伍中的一员。他被分配到巴林左旗隆昌镇隆胜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
  任职后,他入户与村民座谈,倾听村民对发展经济的诉求。一次交流他了解到村会计正从事肉鸡养殖,当他问会计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项目推广时,会计说这个项目虽然适合在农村发展,但是这个项目的弊端是投资高、回报慢、风险高。

           大学生村官的真实生活
                    张建民在给鸡打防疫针

  投资高,首先是要建一栋2000羽鸡的鸡舍,投资要5万余元,在农村不是一个小数目。回报慢,一栋鸡舍1年只能养4茬鸡,一茬平均净收入在9000元左右,这样要1年半才能收回成本。风险高,肉鸡是一种速成鸡,鸡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平时的防疫一定要做好。肉鸡养殖的这3种缺点是使许多村民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然而肉鸡养殖项目的优点是生长周期短、回笼资金快,将自己种植的玉米喂鸡既能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同时鸡粪还田还能增加庄稼产量,这种循环经济正适合在农村普及。经过了一番市场调查,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下养鸡现状,让肉鸡养殖项目在这个村发展起来。
  在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后,他首先向隆昌镇党委说出了他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并为他出谋划策完善了他的构思,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他,也更加坚定了他养殖肉鸡的信心。怀着“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富”的创业想法,他决定先从自身做起。创业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资金,在征得家里人资金支持的同时,他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为了节省成本,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询和朋友介绍找到了一家做保温板房的厂子,这个厂子的产品质量很好且价格很便宜,计算起来整栋鸡舍盖好的费用比之前其他旗县盖的保温板房便宜1万多块钱,使得肉鸡养殖的门槛又降低了。接着是鸡舍内部上设备,经过了解,他得知养鸡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劳动都是用在清理鸡粪上,这也是制约镇里以前的几家养殖户不再扩大规模的原因之一。通过与蛋鸡养殖户的交流,他大胆地把蛋鸡鸡舍内使用的刮粪机进行改装,在肉鸡鸡舍中进行了安装,由于这个旗没有安装使用经验可借鉴,在新设备安装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设备启动开关后不能按设想的进行工作,几经调试都没能成功。这时鸡舍内的鸡粪已经积攒了3天,再不进行清理,发酵的鸡粪产生的氨气会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想向别人请教,又无人可问。他顾不得那么多了,爬进鸡床下面进行调试,三十五六度的高温里趴在鸡粪上,那种滋味用语言是无法形容的。就这样白天给鸡喂食喂水,晚上趴在鸡粪上调试刮粪机,一连几个晚上都工作到12点以后。经过连续几个晚上的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了,这套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与外地肉鸡养殖户交流他了解到,在鸡舍内部安装能降低温度的水帘设备,使得在高温天气下养殖肉鸡成为可能,这种设备的好处是鸡舍不受热天影响,即使在三伏天肉鸡存活率也不会受气温的影响,在外地1年至少养6茬鸡,正因为有了这种能保持恒温的设备,不但1年的利润比他们高,而且单茬利润也高于他们。他决定引进这种设备,由于巴林左旗没有使用这种设备的养殖户,他只能通过上网查资料进行了解。经过多方比较,他在网上定制了一套水帘设备,安装调试好使用后,尽管降温效果没有预想的那样好,但是他看到了希望。
  他利用休息时间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和家人轮流照看着鸡舍,虽然很苦很累但在他的精心照顾下他养的第一批鸡出栏了,让他很高兴的是这批鸡的长势很好。这是个很好的开端,更令他欣慰的是村里人在看到他的成果后,已经陆续有人向他咨询肉鸡养殖事宜。他给村民分析了肉鸡养殖的前景,并细致讲解了肉鸡养殖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了解,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有不少人表示要拿出积蓄养殖肉鸡。以前村里的老养殖户李大爷也找到他,向他咨询如何安装刮粪设备,他耐心进行了讲解并答应帮李大爷安装。
  张建民对记者说,在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这条大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要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走出一片新天地,在无怨无悔的青春中留下他深深的脚印。
  农村农业农民都需要大学生村官
  说起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都说,农村需要人才、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只要大学生勇于走向农村广阔天地,并付出艰苦努力,就会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就拥有光明的前途。有的大学生村官说,时代在感召我们、农村在呼唤我们,到农村广阔天地里挥洒汗水,为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有价值的人生选择。
  在宁城县汐子村采访时,村干部说起村官杜利伟,都赞不绝口,自从他来到这个村,村里的工作方便多了,原来要上网上查个什么,发布个信息,可难了,村干部都不内行,有时候找人帮忙。杜利伟来了后,网上的事他什么都会,还为村里办了个网站,因为是大学生,干什么工作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白,什么都能干,而且干得好,简言之,好用。因为杜利伟给村里的工作带来了一股春风,让村里人眼界大开,村里又自己招聘了3个大学生,由村里发工资,这几个村官在汐子村干得风生水起。
  大学生村官不但工作勤奋,好学,让干啥就干啥,让干啥就干好啥,还非常真诚。汐子村里的红远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赵素凤说起杜利伟,说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杜利伟到赤峰给公司进材料,本来材料的单价是68元,他经过讲价,单价降到60元,余下的8元钱,公司不知情,要是老材料员就自己留下了,杜利伟回到公司后,主动把省下的钱交到公司。这样的事情很多,杜利伟认为做人、干工作就应该这样诚实。
  让青春在农村绽放
  笔者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孙利民的大学生村官,她向笔者写来了一封她当村官的真实感言: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从我的指尖和发梢滑过,荏苒中来到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工作已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时刻告诉自己,要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用认真诚恳的态度去对待每件小事;我时刻激励自己,要用永不言弃的精神向所有困难宣战。结合自己一年来的切身体会,我谈谈自己的三点感想。
  首先,坚持吃苦的准备。就在我进入农村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做好准备”远远不够,关键是把这种态度持续下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从主观方面来说,自己会有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沟通受阻的孤独感、无所适从的无助感、路在何方的恐惧感;从客观方面来谈,会出现卫生条件差、文化相对落后和生活水平低下等问题。而且这样的生活不是三天五日,它会持续两年,甚至更久。而你真的准备好了吗?当我在村里呆上十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沦陷了。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是我没有坚定长期吃苦的准备。尤其是晚上,一个空阔的院子,一间毫无生气的寝室,一张冰冷的床,一个泪眼朦胧的我。此时,孤独与恐惧全方位降临。是的,我动摇了。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我战胜了自己。我相信否极泰来,事实见证了这句话。一年后的今天,晚上的时间不再是煎熬,反而成了一种享受。我会在夕阳西沉之时去散散步,遇上村民还会聊聊天,整个生活都浸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我无法预知明天,也不晓得今后会面临什么,但是我敢坚定地宣言:我已经做好了持续吃苦的准备。
  其次,认真诚恳地对待每件小事。农村不是公主的雅轩,也不是王子的宝殿,而是朴实勤恳劳作者的沃土。所以来到农村就该摆脱大学生的光环,让自己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放下架子,脚踏实地、认真诚恳地对待每件小事。甚至是“倒水”这样的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在大家看来倒满就行,这需要怎么认真对待呢?不是的,其实倒水要注意细节。第一,领导的任职顺序我们不了解,所以不适合按领导的任职顺序来倒,应该从一侧开始;第二,不适合直接倒满,因为下次倒水时,没有喝的让我们没有办法倒,如果错过了还有些失礼,所以要适量,也符合了“满杯酒半杯茶”的礼节。虽然这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甚至说有点小题大做,然而,对于一个刚迈出大学校门、社会阅历几乎为零的大学生来说,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积累丰富的经验,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认真诚恳地对待每件小事,其实就是在给自己铺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最后,正确定位自己。不要以“大学生”自居,应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没有人否认你是大学生,可是你自己必须承认,村里领导已经在村里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村务对于他们来说早已轻车熟路,而自己只是外行人,所以记得凡事到位但不越位,多请教少表态,学会推功揽过。在农村这片沃土上,我们要“读无字书,做有心人”,要带着真诚的微笑和深厚的感情,走进基层,深爱农村,情系村民。让青春在农村绽放得更加绚烂。
  读过孙利民的真实感言,我有些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