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贫宣传不能片面

(2011-10-26 08:47:17)
标签:

扶贫项目

中国记者

老百姓

自然条件

宣传

杂谈

分类: 杂谈

原载《中国记者》2011年10期

扶贫宣传不能片面

吕 斌

 

说到扶贫宣传,媒体首先想到的是钱、物、人。哪里贫困,哪级政府给了钱、送物、派人,新闻媒体大肆报道,做为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的一种证明,这似乎成了定式。而作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也在媒体的宣传中,看出了这个门道,我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上边要钱、要物、要人重视。
    年年搞扶贫,有的地方越扶越贫。扶贫扶什么?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探讨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贫困的地区是怎么造成的。在农村,多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广科学技术,目的是帮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除去有些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外,大多数地方都有一种或多或少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但有的贫困地区就是打不开局面,原因是老百姓懒于实施,乐于向上要钱要物要帮助。
    有一个地方适合种植地膜玉米,上级号召农民大量种植,从投入和产出的情况看,它确是一条致富门路。但不论政府部门是劝说还是行政命令,农民就是不种。政府为他们贷款、出技术他们也不种,理由是投入大,农民只看投入,不考虑产出,这种短眼光几乎是农民的通病。从根源上说,农民的这种心态是我们扶贫方式造成的,农民习惯于拿现成的,不习惯自己动手改变自己的生活。有的贫困地区农民对于上边扶贫种植项目有三不种:要我种可以,但政府得给我拿钱,不拿钱我不种;要我种可以,但政府得高价收,不高价收我不种;要我种可以,我一旦亏了,政府要赔偿我损失,你不赔偿我损失我不种。
    贫困地区的农民三不种原则,说好听点是依赖思想,说不好听点是耍赖行为。这种思想造成有的贫困地区农民对上边扶贫项目一概不接收,除了等靠要,什么事也不做。
    贫困和自然条件差有关,更主要的是人的观念。文化的低下,见识的狭窄,观念的陈旧,造成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思想保守、固执的近利,成为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
    扶贫宣传不能片面地宣传哪级政府给了哪个贫困地区多少钱,多少物,派了多少人,也要把对贫困地区农民精神扶贫宣传当作重点,让各级政府意识到扶贫最重要的是扶知识见识的贫困,应该把一些钱物用于提高人的文化知识、宣传科学技术上,并且派人亲自示范一些扶贫项目,让老百姓亲眼看到,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思维,变给钱给物变为让他们自己创造财物,变短期扶贫为长期致富,这才是消除贫困的长远之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