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图书印刷图书的一些感悟

(2009-02-25 07:15:57)
标签:

书印

书号

图书

长篇小说

毛病

文化

这几年编辑了几套丛书,有许多难以言表的体会,有时候跟朋友说起,但大多都埋藏在心里,我思量过,将来没有工作追着了,写一本这方面的长篇小说,我原先开过一段时间的商店,就写过一本纪实长篇小说《当老板的日子》,读者反响还不错,这可能是因为开商店的人大多不会写小说,而写小说的人又都没开过商店,所以我写出来后读者看着新鲜。

编辑一套丛书需要近半年的时间,加上印刷大约大半年,这里面有许多无法说出来的心事。比如说在办理书号等待的时间里,心理上是一种煎熬,想想看,那么多作者都在等待书号,作者又不一样,有的性子急,有的情况特殊急着早些把书印出来,还有的是当官的,因为年龄要下台了,要抓紧在位时印出来,处理起来方便些,等等,作者催,编辑书的人能不着急吗!可是出版社有一套审查程序,还要办理各种手续,只能耐着心有条不紊地办理,而在旁边人看来,这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编辑书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书号办理好了,印刷也是一件挺费劲的事,是的,我用了“费劲”这两个字,我就是这种感觉,作者校对的过程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打样子,这就是个负担,那么多作者打过的样子加起来能装一小车;有的作者还有一些不符合出版社规定的要求,这就更难办,除了解释,再就是尽量满足作者的要求,当然有的根本无法满足,只能请求出版社允许一些小的改变。

印刷厂印书就我个人的体会,最忌讳的是价格定下来后,中间变动,这给作者一个说话不算数的感觉,所以说定价格无论如何不能变动;再一个是不能按时印出来,作者都希望早些看到书,他可以放在家里不用,但他说的时候都是怎么着急、钱是借的之类,你明知道他这种心理和说的话不是真实的,也不能说穿,只能抓紧印刷。

书印出来之后,大多数作者都看着自己的书高兴,是自己心血的结晶,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嘛,也有个别的作者能挑出毛病,就像一句名言说的那样:任何一件事情,给你十次修改的机会,也会留有遗憾。书也是这样,从印刷这个角度讲,书是印刷人的孩子,是别人的结晶,有的作者就努力挑出毛病,看着别人的书印得好(也有一句俗话:媳妇都是别人的好)。实际印书就像搞对象,每个人怎么挑剔,最终搞的对象也和自己心中那个标准有些差异,而看着别人的对象那么好。万事一理,书也是这样,有的作者是这样说:我都没看出来别人看出来了。这是一句谎话,不是自己的的书是不会关心的,再说也没有几个读者懂得书的印刷,更别说挑毛病,他这样说无非证明他说的是真的。当然也不能揭穿,因为那样做没啥意思。

从作者这样角度讲,大多数作者对于书不是太挑剔,极个别的作者很细心,如果分类的话,男人大度一些,女人细心一些,从职业上分,教师这个职业很难打交道,当然这只是个大致说,教师大度的也有,比如我印过书的教师傅金学,他就比较谦虚,小说也写得好。

编辑书印书的过程是个体验生活的过程,是个观察了解社会和人生的过程,要是说,有很多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