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实勤奋热情的刘国琳

(2008-10-30 18:45:52)
标签:

前进报

科长

稿子

文学作品

刘国琳

赤峰

作品集

军队作者

杂谈

本文是应军队作者刘国琳和他在文学界的朋友的邀请,为刘国琳出版的作品集《良民英雄》写的序言

刘国琳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三点:踏实、勤奋、热情,他的人是这样,他的作品也是这样。

和刘国琳认识之前我就知道这个人,我在新闻单位工作,天天看报纸杂志,经常在报刊上看见一个叫刘国琳的作者写的小说散文和其它形式的文章,那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个军人,因为他写的作品内容大多是军队的生活,他的作品内容新颖,热情洋溢,有一种想见面的欲望。和他认识是因为稿子,有一次,一个军人来到我们报社,我在新闻部负责一个版的编辑工作,他自我介绍他是谁,我和刘国琳就这样认识了,让我意外得是他送来的稿子不是文学作品,是一篇新闻,他来的目的是把他的一个下级介绍给我,意思很明显,他想培养这个年轻的军人在写作上有所成就。为了别人找人帮忙,我很少遇到,我感觉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和他接触多了,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说话不紧不慢,句斟字酌,介绍发表过的作品也是谦虚谨慎,从里到外都透着一种踏实。

他最早从写新闻开始,他的新闻作品在军内报刊上经常发表,他是一点点开始写文学作品的。他从16岁参军入伍,用四年多的时间写下一百多篇稿子,但没有一篇发表,可贵得是他没有气馁,勤奋让他得到了回报,他的第一篇作品是针对“特80兵”,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急需劳力,社会允许个人经商发财,部队直接提干路子堵死,学技术越来越难,导致前进没有原动力,退伍却增加吸引力,私自外出、不请假离队,被处分、除名者增多。他捕捉到社会转型过程中军队兵员管理的新变化,采写了“农村兵好带的情况有变化,急需各方面出良策”长篇调研报告,发表在了《前进报》头版头条,引起了各级带兵人关注,被评为年度好新闻奖。刘国琳当团、师、军三级报道员12年间,先后在省地级和中央级报刊发表文章1300多篇,有200多篇是事关部队全面建设有深度的报道。刘国琳也因此连续12年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7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学雷锋铜质奖章。

刘国琳是个热情的人,不论是对人还写作,都体现着他的性格。跟他接触,感觉他身上有一种感染力,那就是满腔热忱,有一次外地的两位作家来赤峰采风,晚饭后两位作家要到新建的新城区看看,旧城离新城很远,公共汽车没有了,别人又没有办法解决车,刘国琳找了一辆车,拉着两位作家到新城区转悠小半夜,让两位作家对新建的城区大为感慨;再比如说他为了让他的下级把宣传搞好,也是为了让了让年轻人写好新闻和文学作品,他经常一笔一笔地给他们改稿子,还把他们领到当地的报刊社求得编辑的指教。他的作品就更体现了他的性格,他的新闻作品都洋溢着阳光明媚般的语调,他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充满活力,个个都有军人的气质,语言也是句句铿锵有力,字字落地有声,在小说《军品》中的一段描写最有代表性:“年终岁尾,‘嘎古科’两位平时不分碗筷好得像一个人的科长顶起牛来。政治部主任把两人整到办公室,干净利落一句话:‘自己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你们两位一起下课吧!’部队精简整编,本来平起平坐的宣传科、保卫科合并成宣保科。两位科长同年入伍一起入学毕业任职还是一张命令,才气为人,协调关系也难分伯仲,为这首长犯了核计,一个山头两条猛虎,能行吗!让谁当领头的科长,把手下捏咕到一起呢?政治部主任一锤子定音,‘好办,哪个科在编就让哪个科长领头,相信他们都有这个服从组织,讲究政治的素质嘛。’结果,保卫科长老嘎成了宣传科长老古的手下副手,老嘎表态说:‘古老弟萝卜不济长在了畦背上,这是部队精简的大局,我没意见,绝对服从。’私下里,人们把这个合并科按科长姓氏称为‘嘎咕科’。”小说用精彩的语言把两位顾大局识大体的军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因为工作需要,刘国琳从北国的赤峰调到了海滨城市大连市,他人虽然走了,但他留给原工作地文学界的好印象并没有带走,赤峰熟识他的作家和作者们说起他仍然肃然起敬,敬佩他踏实的人品,勤奋的精神,热情的文笔。也坚信他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