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高交会上,炒菜机器人主厨开设的“梦幻机器人餐厅”是所有展厅中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
过去,我们知道很多样式的西餐菜肴都可以用机器烹饪出来,因为西餐菜式的烹饪过程比较统一,易于以一定的程式来加以控制,但我们中华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菜式口味之多样多变,一直难以实现机器操作。
而在这个“梦幻机器人餐厅”中,我们真真实实尝到了由烹饪机器为我们烧制的美味中餐!
图一 来,大家都来尝一尝
图二 烹饪机器烧制的标准的中餐。
图三 嗯,看起来还不错!
图四
“来,老哥,尝尝我家的机器人“大厨”的手艺!”
图五 “饱餐”一顿,走出餐厅。
图六 人来人往
图七 工作间内景
图八 熙熙攘攘,生意不错!
图九 颇具高科技气息的餐厅门脸。
图十 看看菜牌,...
图十一 应接不暇
图十二 尝一口,味道怎么样?
图十三 翘起大拇指,好吃好吃!
图十四 比家里妈妈炒的菜好吃!哈哈
图十五 这就是那个能干的“大厨”--
爱可!
图十六
有了机器厨师,这服务员什么时候也换机器人呢?
图十七
这样的餐厅里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呢?
从网上下了一些有关“爱可”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中国菜肴烹饪机器人高交会现场炒菜
将配好的菜料盒放入进料口,按照指示屏进行简单按键操作,几分钟后便可品尝到所需口味的菜肴。这是记者昨天从中国菜肴烹饪机器人"爱可"的发布会上获悉的。
机器人"爱可"由深圳繁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交大、扬州大学等机构,投资近2000万元,历时四年研制成功。预计于明年下半年投入批量生产。
可烹中国八大菜系数千种菜肴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一些烹饪设备,虽然能完成烤、炸、煮、蒸等简单烹饪工艺,却无法实现中国菜肴独有的炒、爆、煸、烧、熘等核心工艺技法。"爱可"则可自动完成中国烹饪技法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晃、颠、翻、拌等灶上动作。
外形与大冰箱相似的"爱可",脑袋里装有中国八大菜系、数千种菜式的烹饪方法。深圳市繁兴公司执行董事长刘信羽介绍,通过对配菜的调整,"爱可"还可以为特殊人群,如病人、孕妇等推荐不同的营养菜式。正式投入生产时,"爱可"还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机型。
实现配菜标准化、烹饪标准化
据介绍,使用"爱可"进行中国菜肴烹饪,必须同时购买该公司生产的精确配菜料盒。该料盒为标准容器状,公司将蔬菜等按质量控制标准加工配置,并封装于容器中。每个配菜料盒上贴有相应的条形码。烹饪时,"爱可"通过对条形码的识别,调出相应菜肴的烹饪程序,进行菜肴烹饪。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认为,"爱可"的运作既实现了烹饪的标准化,同时也促进了配菜的标准化。
当代科技与传统烹饪技艺的结晶
"爱可"的原理是将烹饪工艺的灶上动作标准化,并转化为机器可解读语言,再利用机械装置和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模拟实现厨师工艺操作。
著名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认为,这一技术实现了机械、电子、控制、传感、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技术的合成。它是当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烹饪技艺相结合的结晶。
有关负责人称,这是世界上首台可以实现中国菜肴烹饪的烹饪机器人。
机器内部翻炒菜肴的部件(该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