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高考的门槛

(2010-06-04 21:45:55)
标签:

杂谈

分类: 从前

               唐代高考的门槛

 

                    郑国耀


  清代学者徐松,曾在其《登科记考》中这样描述唐代的科举考试:“无流品之别,无华夷之限,衡校古今,得士之盛,于斯为最。”按照徐松的理解,不管是谁,只要读过几天书,都可以堂堂正正地参加考试。如果您也这么认为,那就是被徐学者给忽悠啦。
  换句话说,唐代再强盛,终究还是一个封建王朝。要想参加科举考试,自然有数不尽的条条框框。您想参加考试?没问题,先迈过那些门槛再说。总结归纳一下,您需要跨过六道门槛:性别、身份、德行、才学、服纪和体检。
  我们今天选拨人才,仍然要求德才兼备,要求进行体检。因此,让我们跳过这些门槛中的德行、才学和体检,直接来看另外三条雷人的标准。
  性别。要求考生必须为男性。这条标准够狠的,大笔一挥,约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女同胞们,便被排除在考场之外。不管是学富五车,还是才高八斗,只要您是女性,对不起,一边儿凉快去吧。据《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一记载,当时有个人,名叫关图。他的妹妹才华横溢,却无缘科考。为此,关图经常在同事面前诉苦:“可惜呀,不然的话,我们关家能出一个进士。”
  和关图的妹妹相比,薛涛和鱼玄机更有名气,也更具才气。元代诗人、著有《唐才子传》的辛文房对鱼玄机的才华赞誉有加,并叹惋道:“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明明是考试制度不合理,辛文房却幻想鱼玄机摇身一变,成为身强体壮的帅哥。创造辉煌的大唐盛世,却不允许妇女考试,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身份。要求家庭出身和个人职业都符合报考规定。以家庭出身衡量,要想报名考试,首先得是个“良人”。至于奴婢、杂户、部曲、工乐户、番户、太常音声人等,则属于“贱民”。《唐律疏议》里明确规定:“奴婢贱民,律比畜产。” 您想,“贱民”的地位跟牲口一样,怎么可能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呢?
  据《唐六典》卷二记载:“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也就是说,假如您祖祖辈辈都是商人,那么毫无悬念,您接着继承祖业就是了。即使您成为创业模范,荣登福布斯榜首,还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服纪。要求考生在居丧期间,或者犯父祖名讳时不得参加考试。《唐律疏议》里说了,父母去世以后,“匿不举哀”、“丧制未终”、“忘哀作乐”、“杂戏”等,都要受到重处。这时候,就连您的哥们儿结婚,您都不能参加。按唐律,要杖责一百大板,您挨得住吗?
  如果说居丧期间不准参加考试,是为了孝道,那么犯父祖名讳的规定就有点滑稽了。正是这个破规定,让李贺吃了大亏。李贺他爹名叫李晋肃,晋肃和进士谐音,李贺的科考之路便戛然而止了。即便是进了考场,如果遇到题目有犯父祖名讳的,您还得撒个谎,说自己不能继续考试,感冒啦。
  现在,我们把高考比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意思无非是说,高考就像一场淘汰赛,竞争相当惨烈。其实,和古代的举子们相比,今天的高中生真够幸福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不少学校还免收学费;而且,再也不用担心那些雷人的门槛了。
  毕竟,今天的考试制度,更为先进,更为合理,也更为人性化。

 

--------------------------------

高考来临,发帖纪念。

原创首发。如作商业用途,请联系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河流
后一篇:有一说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