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置顶: (2022-04-14 22:49)
分类: 目录
2021年发稿存记
《西安晚报》9月4日:短篇《三叔的鱼塘》(7000字)
《凉山文学》第6期:短篇《绘画课》(9300字)
2022年发稿存记
《山西文学》第3期:短篇《术与幻》(约8000字)
《峨眉山月》第1期:短篇(约7000字)
《沫水》第2期:短篇《三叔的鱼塘》(约7000字)
《平型关文艺》第4期:短篇(约9500字)
《剑南文学》第2期:短篇《几乎就是爱情故事》(11350字)
《》
《》
(2010-06-04 21:45)
标签:

杂谈

分类: 从前

               唐代高考的门槛

 

                    郑国耀


  清代学者徐松,曾在其《登科记考》中这样描述唐代的科举考试:“无流品之别,无华夷之限,衡校古今,得士之盛,于斯为最。”按照徐松的理解,不管是谁,只要读过几天书,都可以堂堂正正地参加考试。如果您也这么认为,那就是被徐学者给忽悠啦。
  换句话说,唐代再强盛,终究还是一个封建王朝。要想参加科举考试,自然有数不尽的条条框框。您想参加考试?没问题,先迈过那些门槛再说。总结归纳一下,您需要跨过六道门槛:性别、身份、德行、才学、服纪和体检。
  我们今天选拨人才,仍然要求德才兼备,要求进行体检。因此,让我们跳过这些门槛中的德行、才学和体检,直接来看另外三条雷人的标准。
  性别。要求考生必须为男性。这条标准够狠的,大笔一挥,约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女同胞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