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目录 |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从前 |
清代学者徐松,曾在其《登科记考》中这样描述唐代的科举考试:“无流品之别,无华夷之限,衡校古今,得士之盛,于斯为最。”按照徐松的理解,不管是谁,只要读过几天书,都可以堂堂正正地参加考试。如果您也这么认为,那就是被徐学者给忽悠啦。
换句话说,唐代再强盛,终究还是一个封建王朝。要想参加科举考试,自然有数不尽的条条框框。您想参加考试?没问题,先迈过那些门槛再说。总结归纳一下,您需要跨过六道门槛:性别、身份、德行、才学、服纪和体检。
我们今天选拨人才,仍然要求德才兼备,要求进行体检。因此,让我们跳过这些门槛中的德行、才学和体检,直接来看另外三条雷人的标准。
性别。要求考生必须为男性。这条标准够狠的,大笔一挥,约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女同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