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6@365读《我们误解了自己》

(2024-03-06 10:04:46)
标签:

365

人生

杂谈

《我们误解了自己》是济群法师和周国平老师继《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侧重在于对自我的认识,两位智者分别从佛法和哲学的角度来阐述,也提及了哲学和儒家的不足之处,一些观点还是让我很有新的认知和体会。
- 关于个性的多样性(D&I),周老师说,个性的多样性,而不是现象的多样性。从工业化进程开始,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成为工作的努力,机器上的螺丝,这样的话都没有个性了。媒体的发达,造成人们思维、标准的单一。媒体越发达,越占据支配地位,人就越单一,越没个性。现在有多少是独立的思想家、艺术家?非常独特的很少,人们都在说类似的话。噪音倒是很多,那不是多样性。...之所以这样,一是懒惰,真正作为自己在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随大流是最轻松的;二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懒惰,造成少数人的怯懦、害怕、恐惧。多数人平平庸庸,如果你要做独特的自己,一定会承受舆论压力,被人们指责。
- 关于儒家,周老师说,儒家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注重社会这一块。儒家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两头都不顾。形而上的部分很弱,不去追问世界本相是什么,修心也做得不够。虽然强调修身,但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为了解决外在的问题,是在功用和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修身。济群法师说,儒家思想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对生命自身的认识),缺乏认识生命的深度。
关于西方哲学,济群法师说,笛卡尔之后,强调主客二元对立。以人为主体,就会征服作为客体的自然,无止境地从自然索取资源,服务于人类。以国家为主体,就会侵略其他国家,掠夺更多资源,目的还是为我所用。国家无非是放大的个体,这种对立带来了生态环境到世界和平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培根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是把自然看成一个工具,可以为我所用,可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
这些大德、大哲是大的"opinion leader",可以看到他们的观点对于社会文化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
- 关于健康,佛法所说的健康就是善 - 这个行为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也不会给现前或未来带来伤害。佛法中常用”不“来定义,不做什么不做什么,而不是直接说是什么,因为世界本质不可言喻。如康德的看法,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认识永远跳不出理性结构的范围。这个和查理芒格的出世方式很像,他给自己定了什么不能做,那么其他就是能做。
- 关于认识的局限。周老师说,阅读无非是把人类积累的经验放在自己面前,看哪些对自己有参考价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内心没有需求,即使摆在面前,他也是看不到的。他很赞成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要把自己的生活当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那些东西是来注解你的,但你必须有正文。如果你没有正文的话,注解放在哪儿?没地方放。这里我想,人真的是很有局限性,很容易被带节奏。当我们阅读或者倾听时,很难真正放空或者带着批判的去做。另外,生命无处不是学习,要开放心态,书写自己的正文,让书籍、阅历丰富我们的正文。
- 关于空。济群法师说,凡夫因为无明,总是孤立地看待现象,认为它是独立的,由此产生自行见,甚至永恒的期待。涵涵上节语文课学了”千人糕“,就是一块简单的米糕,从稻谷种植,到加工的整个流程会涉及很多的步骤和人的参与。可想而知这个世界的联动和联系是多么的紧密。更难以想象缘起的世界有多么的甚深奥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