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缘

标签:
荼蘼花事机缘文化 |
分类: 泥人随笔 |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读宋人王琪的《暮春游小园》,忽然想,这“一年春事到荼靡”的荼蘼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查询资料,知:荼蘼,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钩状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春末夏初盛放。因荼蘼开后已入夏,因此古人常把荼靡花开看作一年花季的终结。
据说,荼蘼也是佛之花,因它的开放表示着结束的含义,故有遗忘之花之称。一睹此花,尘缘皆了也。
生活中很难见到荼蘼,文字的描述又总感觉不具体形象,反增加一份神秘。等我寻到荼蘼的图片,大吃一惊,我与荼蘼竟有过一次接触,并且还在自己的镜头里留下它美丽的身影。
那是去年的春末,我与“驴友”攀登巢湖东岸的太湖山。因心存高远,认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生哲理,虽沿途林静草茂,蝶飞鸟语,但仍是遇溪不洗尘,过庙不拜禅,一路向上攀登。腰酸腿疼,汗湿衣衫之际,问登顶而下的游客,上面风光如何,答曰:不过寻常。于是同行者皆打退堂鼓,入寺小憩。而我心有不甘,一人继续攀登,终上山巅。极目四野,一片苍茫,失望顿从心起。无聊之余,环顾四周,见嶙峋的山石边有簇簇的白花盛开,于是随手按下相机的快门。
荼蘼又名佛见笑,还有一雅称白蔓君,我本俗人,哪里识得此君的真面目,真个是迎面相逢不相识了。
赶紧翻寻存储在电脑里的图片。十分庆幸,那幅拍在太湖山顶的图片仍在,纯洁的花朵依然灿烂地绽放,耀我眼帘。果是荼蘼。
看着照片上纤尘不染的花朵,心中在想,生命中有许多机缘,因了我们的无知或者麻木,与我们擦肩而过;而极目四野一片苍茫之时,或许那最神秘的绽放就在身边。
查詢資料,知:荼蘼,薔薇科,落葉小灌木,攀緣莖,莖上有鉤狀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花白色,有香氣,春末夏初盛放。因荼蘼開後已入夏,因此古人常把荼靡花開看作一年花季的終結。
據說,荼蘼也是佛之花,因它的開放表示著結束的含義,故有遺忘之花之稱。一睹此花,塵緣皆了也。
生活中很難見到荼蘼,文字的描述又總感覺不出具體形象,反增加一份神秘。等我尋到荼蘼的圖片,大吃一驚,與荼蘼竟有過一次接觸,並且還在自己的鏡頭裏留下它美麗的身影。
那是去年的春末,我與『驢友』攀登巢湖東岸的太湖山。因心存高遠,認同「無限風光在險峰」的人生哲理,雖沿途林靜草茂,蝶飛鳥語,但仍是遇溪不洗塵,過廟不拜禪,一路向上攀登。腰酸腿疼,汗濕衣衫之際,問登頂而下的遊客,上面風光如何,答曰:不過尋常。於是同行者皆打退堂鼓,入寺小憩。而我心有不甘,一人繼續攀登,終上山巔。極目四野,一片蒼茫,失望頓從心起。無聊之餘,環顧四周,見嶙峋的山石邊有簇簇的白花盛開,於是隨手按下相機的快門。
荼蘼又名佛見笑,還有一雅稱白蔓君,我本俗人,那裡識得此君的真面目,真個是迎面相逢不相識了。
趕緊翻尋存儲在電腦裏的圖片。十分慶幸,那幅拍在太湖山頂的圖片仍在,純潔的花朵依然燦爛地綻放,耀我眼簾。果是荼蘼。
看著照片上纖塵不染的花朵,心中在想,生命中有許多機緣,因了我們的無知或者麻木,與我們擦肩而過;而極目四野一片蒼茫之時,或許那最神秘的綻放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