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左岸)
泥人印象(一)
——解读泥人诗集《蓝》之《岁月的歌声》
文/樵子
沙龙的繁嚣和热闹之后,一直不敢打开泥人的诗集《蓝》,放在案头,怀揣梦想,不知泥人度过的是怎样的诗意人生,更不知泥人在诗歌的道路上是怎样的一种虔诚。大凡与诗为伴的人要么多情、要么率性、要么是敏感于生活的记忆、要么是钟情于生活的点滴,其人生常常不幸。用“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来形容,那该说“自古诗人多磨难,从来宠儿少伟男”了吧。
第一次看到诗人泥人,是在入巢博不久,看见留言,点击打开泥人的博客,迎面而来的是一位带着几份写意画意味的头像,朦胧中透着几分诗意和洒脱,悲情中透着几份淡定和从容。由于对新诗一直没有太多的喜爱,就与泥人的博客失之交臂,梦幻蹉跎了。不久听说泥人要出个人诗集,甚为惊叹。在物欲横流的商品大潮面前,出个个人诗集,要么是钱多了发烧,要么是对诗歌有着一种执着和狂热,以至于食可无肉,不可无诗的地步了。
时值泥人诗集《蓝》出版之际,巢博文化沙龙庆典之时,有幸结识泥人,从厚厚的眼镜后面透彻的是一种睿智和深邃,面目从容而淡定,语言简短而犀利,为人平和而真诚。没有在文学之路上取得一点成功之后的矫情,没有一大本诗集出版之后的自满,没有尘埃落定之后的放纵。如同他的诗一样,清新而脱俗,淡泊而雅致。
沏上一杯香茗,点燃一支烟卷,小心翼翼的打开诗集《蓝》,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草绿色映衬的深蓝色,就像诗人的为人和为文一样的厚重而质朴,删除了浮华,剔除了庸俗。如同香茗一般清爽宜人。
诗集《蓝》分六个部分构成:岁月的歌声,低处的生活,文字的暴动,调侃的诗行,我爱美人兮,e网页情深。
一口气读完《岁月的歌声》,流淌在岁月歌声中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激情和挚爱。失落的情感,荡气的清肠,孤寂的寻思,哲理的回味,诗意遣惓之后的怀想,情意坦荡之后的回肠,那种“左冲右突,永不言败”的命意和执着,那种“在文字游戏中消耗及享受生命与时光”的坦荡,那种将爱和忧伤融为一体的情愫,那种“我的梦已美过春天/我还需要什么绽放”的淡定,那种“布满锋芒的前程/再无来自天堂的圣音”的自信和从容,都一一在诗人笔下流淌。
从诗歌的意象来看,《岁月的歌声》多选取春花、秋菊、夏麦、冬梅这些最为传统的事物,用蒙太奇的手法嫁接成美轮美奂的诗行,看《四月》这首诗,“一场忧伤的雨水/等在路口/重墨浓彩中辟出的一条道/没有绕行/在杏花掩映的酒店里买酒浇愁/在落英的缤纷下梳理思恋/牧童的柳哨/把春天扯上云霄/山寺里的几朵桃/说着春暖/满地的油菜花/结出四月小小的心事/一粒粒一颗颗/谁又数得清。”在这里,“忧伤的雨水”“路口”“杏花”“酒店”“牧童”“柳哨”“桃儿”“山寺”“油菜花”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我们仿佛看到雨后的四月,伴随着牧童的歌声,应和着山寺的钟磬,诗人行走其间,叹赏着四月桃花和油菜花的烂漫,畅想着自己的心事。
而那美目盼兮的美人在诗人心中更是心旌摇荡,意蕴蒙蒙,不用说《一朵花向我打开她粉嫩的肉体》,单是《桃花运》中的“迷人的身段/媚人的笑脸”《狐媚的春天》中的“这修炼了几亿年的精灵/任谁也不能消化她的功力/抚摸她暖暖柔柔的脊背/我就甘愿在她的爱情里/死去活来/活来死去。”《失语的春天》中的“惊鸿一瞥/让我突然失语/这样一位绝代佳人/就让她粉色的酮体/在明晃晃的阳光下/展露。”就足以让人玩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泥人笔下显露出古典文学是余韵,看他的《秋菊》:“后庭里的孤独是一首小令/声声慢道比黄花更瘦的思恋/冲天的豪情已从长安飘散/最傲骨的盛开是东篱下的幽然。”这分明让我们看到了易安的《声声慢》,看到了一个落魄的女词人在落日黄昏感慨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情,慨叹于“东篱把酒黄昏后”的那种无奈,这种人生的诗意不免让人为之动容。那种经历了人生种种况味之后的感怀,那种面对现实不能再现实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那种甘于平淡而能诗化人生的精神禅变,那种不甘平庸而又平庸、不忍寂寞而又寂寞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在这里展露无余。《秋日感悟》中“踏破书韵的悲凉/在向上的脚印中/怀念一些同插茱萸的手。”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悲情。
不用再有更多的例证,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位悲情的诗人的诗意人生,我们也更明晰的看到了诗意人生光环下苦苦挣扎的一位悲情诗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