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
(2011-01-17 10:15:35)
标签:
宋体外婆家还呵欠幼儿园起居饮食杂谈 |
分类: 小楼故事 |
早上,女儿穿戴好了出房门,去卫生间洗漱。我看到她依旧穿着那件黑色的棉仔裤,忍不住说,“呀,怎么还是这裤呢,……有一个星期了吧?”
女儿羞赧的笑了一下,说,“你怎么才说呢,我都穿好了。”
我说,“不行,得换。时间是不是穿得太久了?”
女儿有点不高兴,往自己的房间走,说,“我都穿好了……”
我想了一下,说,“也行……明天记得换吧,不要老让我提醒。”
女儿站着也想了一下,然后还是回房间换了。
我知道她是担心明天会再忘记,然后又被我唠叨。
上次写了女儿忘记带作业而担心到哭的事,很多朋友认为我对女儿很严厉。其实真的不然,我从没严厉训斥过她,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因为我一直觉得她过于胆小的缘故,所以只是在鼓励,只是在圆场,只是在安慰。她妈为她的卫生习惯问题恼火不已的时候,我常常在外安慰说,没事没事,大些了就好了。在她出生之前,我就打算给她写一些什么,让她长大了可以读得来自己的未曾记得的故事。我摘抄几段。
《前言》:
有些是可以改的,譬如你的名字,你的习惯;而有些事情则是你自己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的,比如你的父母、你的家庭。
我们不是卓越超人的父母,我们家也没有丰厚的积蓄和背景。我们都是很平凡很普通的凡人;包括你。
对于你的来临,我们自然充满着殷殷的希冀与期盼。但我们现在更看重的是你的健康与一生的平安喜乐;看重的是你始终都拥有的完满与自信。
这也是我们留给你一本成长册的主要原因,孩子。
《还呵欠》
你两岁后,就在外婆家跟着外婆过日子.爸妈都要上班,因为工作的原因,上下班时间与别人不一样,这更注定了你不在爸妈身边生活,头几个月,爸妈都不得不在外婆家住,后来你习惯后,爸妈就只偶尔去看你了。
你在外婆家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细致的外婆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有爱你的外公每天带你到外面玩耍。尤其是你上幼儿园后,屋前宅后都有你的同学和你玩。
可是,因为爸妈不在你身边的原故,外公外婆生怕你有一丝的委屈,一点的受累,一点的病痛。故对你溺爱有加,不肯多骂你一句了去。
于是你就有了极端自我的习惯。
有一天冬日的早晨,外婆给你穿衣服起床。外公在床边看着你们,笑。你满心不高兴有人把你从热被窝里拉出来,嘟囔着。突然你张开嘴巴,看样子你想打一个呵欠。
你还小,你不知道呵欠是可以传染的,于是外公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呵欠。没想到被你看到了,也没有继续再把那个浅浅的圆嘴呵欠打下去。
事情是如此简单,可是你却不依不饶的大哭了起来。理由是不仅你没能把呵欠打完,外公又把你的呵欠给打了。你哭着对外婆说外公把你的呵欠给打了!要他还你。
后来你一直在哭,外公外婆也没法还你一个呵欠啊。
再到后来你哭累了不由得又打了一个呵欠,外公才如释重负的说,“呵欠还你了!”
你才依了,肯穿衣服起床。
我唯一一次揍她,是她两岁的时候。她调皮,不肯好好吃饭,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我呵斥了好几遍,她理都不理。于是我就生气了,抓起她来,在屁股上就是一巴掌---自然是揍哭了。事后她妈给她换衣服时发现屁股上有几个手指印,心疼得也哭。我站在一旁暗自后悔,心疼得无以复加,就好像在某样白皙而干净的白纸上不小心留了个墨点,无法修复。后来这指印当然是消失了,但我从此没再动孩子一小手指头,不过我渐渐惊慌的发现,孩子根本不用我们呵斥了。
她乖巧到令我们害怕的地步。
孩子从来不肯睡午觉。在幼儿园的时候,阿姨们为了不影响到别的孩子,把女儿拎出来放在别处。又为了安全,她们把女儿放门后一架钢琴的后面,一个人坐着。偶尔有一天我想去看看孩子,去了之后看到了女儿的孤独模样,狠狠的被刺伤了。至今已有四五年,我依然记得她空洞而又寂寞的坐在一个小杌子上,既不东张西望,也不手足无措,只是一个人低头坐着,看着自己的小指甲。
我眼泪都要看出来了,悄悄的摸到幼儿园园长的办公室,对她一通训斥。更是要求园长叫醒阿姨出来,把女儿抱到床上去,陪她说话。事后又不放心,把女儿转到离我更近的一个幼儿园,天天由我上下班接送。即使我再不方便,我也不可能让我的孩子一个人那么早就体味孤单。
我们对孩子花钱一直都采取纵容的地步,然而她好像不会花钱。上小学之后,我们每天给她十块钱零用,以备她有不时之需,另外每个月给她两百块钱作为她的积蓄。然而她总是每天回家把钱存起来。时间一久,竟然渐渐的有了万把块钱,这让我们又欢喜又发愁。郭C家也是一个女儿,叫我干爸,比女儿大两岁。干女儿性格外向,独立性强,也很能花钱。于是假期的时候我就让大的带小的,出去花钱玩。可是每次给两个孩子同样的钱,大的能够花得一分不剩,小的把钱攥得紧紧的,最多买些薯条什么的混混嘴。媳妇认为那零食儿不卫生,怕坏了肚子。我赶紧的要求媳妇收声,好不简单培养出一点消费意识,别又被掐了。
为了她合群,我也常常带她出去吃饭。在饭桌上,她什么都吃,什么都吃不多;什么人的话也还接腔,但话语不多。我拒绝每个人都在夸女儿乖巧,担心对她会有所影响。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二是自己躲在自己房间里安静的看书。去朋友家玩,她也是去找一些书来,自己窝在沙发或是别处看书,一点声息也没有。别人说她的习惯像我,可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每临考试的时候,她总是有点心慌;虽然我俩时时鼓励她与安慰她。我们从不看她的成绩单,只是与老师沟通时,希望老师们多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她更大胆一些。她的成绩总是很稳定,从来不是第一名,却从没掉过队。我的要求是,只要老师教的东西她会就行了,不用另学奥数,不用另学英语,只凭兴趣另学一门音乐或是舞蹈之类的。她选择了古筝,到今天也只会那几首曲子;每次练习的时候,我总是大声的鼓掌,然而她还是很忧愁,说有一个比她迟去的孩子,弹起来比她熟练一些。
女儿快十岁了,依旧不懂如何搭配衣服,总是按我们的要求着衣。每去商场的时候,我让她妈只管质量,不管样式与花色,让女儿自己挑选。渐渐的开始有了一些眉目,自己也开始有一些要求。只要是她选的,我们就说漂亮,有品味。所以如果你们看到一个上穿着红,下穿着灰,鞋偏偏又是黄色的女孩儿,请不要笑话她,那是我们在鼓励孩子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