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莲荷 |
分类: 收取莲心与旧人 |
夏日,最美的事,莫过于徜徉于荷塘。
天边晚霞绮丽,水鸟飞过,水岸碧绿,风拂过,一水荷香。苍茫的香气里,诗句滚滚而来:“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仿佛诗人们已穿越时空,只与我相隔一方水岸,漫步荷塘,吟诗赏花。
夏的躁动,便在这田田荷叶,脉脉诗香间远去。
屋前有一弯清湖,一眼无边际,母亲说,是后湖。
说起后湖,我倒真是不陌生,那些年自江城去往襄阳武当,总是能见那成片绵延的碧波,待举家搬迁到城郊以后,方知那是后湖。母亲说,有18000亩。
湖边,点缀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荷塘,
这李群玉倒像是来过千年后的后湖,你瞧,六月新荷,圆叶稚嫩,星星点点装扮着荷塘,鱼儿在翠绿如水的伞下逗留嬉戏,这景象,不正是从唐人的诗句里缓缓流淌出的么。
傍晚时分,巧逢采莲人。泊在岸边的小舟,很快离了岸,船桨划过处,水面漾开了一圈圈波纹。
王昌龄在《越女》里写到: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想这越女
此刻,在花叶间穿梭的采莲人,倒不是为了摘取莲花,瞧,她手里拿的,是莲蓬,那是莲荷花叶间的果实。一支莲蓬,有十数个莲子,生吃,清甜不已,晾晒干了,配上红枣银耳,更有一番滋味。
采莲人说,不单是这莲子,荷塘里处处是宝,莲藕,莲子,棱角,莲心菜,就是这盛开的荷花,这青嫩的荷叶,也是美味佳肴。
跟着采莲人去了一农庄,就在后湖水乡。院内,食客们有的垂钓,有的赏花。
在临荷塘桌边落了座,木质餐桌,秋千吊椅,点了几道农庄特色菜,都与莲荷有关。很快,菜便上桌。
浑圆的莲子,饱满的棱角,青嫩的藕片,托在田田荷叶之上,这是莲荷三宝,服务员介绍。
第二道菜,一茎孤引绿。细看,是米黄的藕心菜,撒了些碎嫩的荷叶,低头嗅之,清冽而芬芳。第三道菜,风传一水香,雪白的碟里,垫上了一层与碗碟大小的荷叶,其上是小勺形的,米黄中透着淡粉的荷花瓣,原是将荷花瓣在淀粉里沾过,于菜油里炸过后起锅,入口,脆而香甜。
服务员娴熟地报着菜名,莲荷三宝,茎孤引绿,风传一水香...见我诧异,她浅浅一笑,为我介绍着菜的做法与相关诗词。菜名没什么的,老板说了,都是袭用了古人的风雅。
窗外,晚霞已落,水天相接处,蒹葭苍苍。
莲荷正当时。
单单就那么坐着,看清荷,闻花香。
透过花间,远处的高楼,仿佛是在水一方的海市蜃楼,渐渐地,憧憬在心间滑开,低徊,萦绕。
想这荷,不单是能安静一湖水,平静一颗心,也能平复一段岁月。
好久了,一直将你虔诚地供养在心,慢慢地开成一朵朵花儿。
也许,便是荷塘里的清荷,是一方方荷叶田田,在每季盛夏,每个黄昏,盛开于我的荷塘。
我就那么一直,一直端坐于季节深处。任凭寒暑。
无论六月过去了多久,也不管,下一次盛夏,有多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