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好的理由,告别这个世界
标签:
生活死亡文化 |
分类: 闲扯 |
知道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题目,至少在很多人看来。
前几天有同学在发小儿群里发了一个消息:一个叫潘波的同学去世了。潘波和我从小在一个大院里玩儿,小学同班,中学同校,毕业后失联。谁知三十多年后,是去世的消息才又让我看到了他的名字。
一个与自己很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去世,我没有资格和理由说有多么悲痛,这个世界上天天都有人离开,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但我们都依然平静地生活着,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面临着死亡。
所以我在同学们一片惋惜的表达之后,很冷酷无情地说:走了也不见得全是坏事,找个好的理由,告别这个世界,也挺不容易的。
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我不是一个看重人生的人。人生不由已,死不由已,这一生的过程是无奈而又必须要经过的。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共同的看法,所以才有了那么多人总是在思考关于人生的道理,比如说:什么样的人生才叫有意义的人生?谁知道呢,反正我说不上来,那些人生名言好像也与我沾不上关系。我就是不相信人生真的有什么意义。
生与死总是挂在人们的嘴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上一句是废话,下一句是牛X。
就像说谁谁谁“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样,你得多累多出色才能又光荣又伟大呢?我们其实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且都是不得不来到这个世上挣扎一番的一个。就算是那些风光无限或者伟大光荣的人,我不信他们心里不曾有过挣扎。就算是,就算是你真的伟大光荣了,真的牛X哄哄风光无限了,那~~又如何呢?“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有人说:过程啊,过程很重要嘛。
这话我将就同意。因为人都不得不走完这个过程,既然如此,那么就只能争取好好走走。关于这不得不走的一生,我的看法是: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享受能够享受到的快乐。我本来以为我说的很全面很真实了,但是一个老总朋友补充说:还要犯应该犯的错误。
对啊,这才是关键,这样的人生才完美真实。
周作人写过一篇小文《麻醉礼赞》,因为他把人类主动寻找麻醉,当作区别于禽兽的一个伟大进步。进而他又说:“信仰与梦,恋爱与死,都是上好的麻醉。”这些麻醉品,可能只有死是可以百分之百有把握拥有的,所以我们都有资格以不同心态,等着体验那人类异于禽兽的骄傲一刻。
“死亡本身并不可怕,他的一生不过是为不幸做的长期准备。”司汤达对即将上断头台的于连是这样评论的。其实谁不是这样呢,只要你把死亡当做是一种不幸。
但周作人说的对啊,醉生梦死,不都是快乐之时吗。人都不得不使劲地活着,无奈地度过,即使你厌烦了,还得努力支撑着,绝不给你放弃离开的理由,一直到失去一切尊严时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时才能享受到那终于放下的轻松快乐。
生不由已,死不由已,这是人最大的不幸。只有疾病和意外,才是最好的离开的理由,因为谁也无法责备这样的人,而只能送上同情和怜悯。所以,有时我想,那种不可逆的生命之疾,其实是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好的理由。如此,那是幸运,而不是灾难。
很多人对故去的人总是说“一路走好”一类的话。我实在是不喜欢这句话,一个人奔波挣扎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可以彻底躺下不用再起来了,还要他“一路走好”,这是让他到哪里接着走呢?有没有天堂谁都不知道,所以那些什么天堂里没有这个没有那个的话,也是没话找话的无聊。我更喜欢“安息”这个词,躺下了,就安息吧,就算是真有灵魂,也不要四处飘荡了,随尘随土。
未知生,焉知死。圣人都不喜欢讨论死的问题。我们也少说吧。
纪伯伦说:“活一春与活一辈子,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大诗人说得多么绝对。
其实这种话我们都会说,只是我们说出来就是矫情,大人物说出来却叫名言。
(我的公众号:毒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