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到中山大学逛逛。
昨天杨青就提议要陪我到中山大学看看那些老建筑,其实这样的话在几年前我去广州时她也说过,只是一直没有闲心去实行。26日是下午的返京飞机,吃完早饭,一看不到10点,还有三个小时可以安排点事,于是便一人去了中山大学。

进了中山大学的南大门,竟有一种重游故地的感觉。因为,我与中山大学还是有一丝丝联系的。
恢复高考那年冬天,我还在中学读书,高考时还差几个月才毕业,所以算在校生。高考已经废弃10年了,也就是说积压了10年的年轻人都要在这一年参加高考,所以对还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就有了比例限制。我所在的学校在北京算是比较好的了,那一年也只有六七个同学考进大学。
在填写志愿的时候,虽然也知道北大、清华等几个大学的名字,但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名校不名校的概念。我拿着报名表,去找教我语文的沈心天老师,问报哪个学校好呢?沈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对我说中山大学中文系很好的。我想也没想,就在第一志愿里写上了中山大学中文系。
却名落孙山。
不久,幸遇北大扩大名额,把我也划了进去,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看到中山大学中文系那年在北京只有一个招生名额。
这事也就渐渐忘了,去广州的次数也很多,但都没有想起来去曾经被拒之门外的中山大学去看看。
这次杨青又提起,今日又正好有时间,于是坐出租车去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很美,这出乎我的意料。

校园里古木参天的感觉。

马丁堂。1905年建筑,中国最早用红砖和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宇。中西合璧的感觉。孙中山
曾在此演讲。
中文堂,很威武的大楼,中文系就在这里。门口值班的人不让我进去拍照。说是上级规定。不过
这楼是2006年建的。
文科大楼,中文系以前就在这里。


三十多年前,如果命运乱转一下,我就在这里听课了。在这里遛跶,感慨还挺多的。
陈寅恪先生是中山大学的骄傲。其实陈寅恪也在清华等学校做过先生。陈寅恪先生的
宿舍,现在叫故居。查资料,知道陈先生在文革时也是在劫难逃,1969年逝。
1927年1月,鲁迅从厦门大学被聘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
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山大学,树大根深。我在这里只是匆匆而过,所知不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