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要快乐

(2011-04-23 10:55:47)
标签:

快乐

人生

读书

丰子恺

杂谈

分类: 读书

    昨天中午在酒桌上,一桌七人,五男二女,喝了六瓶红酒。主要是两位老总喝的,两人初见,竟是同乡,又都豪爽,也是好酒量,本来是一顿合作签约的午餐,变成了一场豪饮。

    告别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我与合作方的老总是第二次见面,在电梯口他和我拥抱,然后说:“你要快乐起来,我看你有点不快乐。快乐,身体才好,心脏才好。一定要快乐起来!”

    我有点吃惊:我不快乐吗?

    我不饮酒,所以无法达到那种飞升的境界,在酒桌上总显得有一些冷静。这个我知道,这也是我不喜欢酒宴的原因。如果不喝酒,就无法融合其中,可能会让喝酒的人感到扫兴。但这是改不了的,也是不想改的。可是有的场合不去不行,也只有努力适应或者配合,笑得脸上肌肉就有些酸硬了,有时本色包不住,就冷下脸来。

    也许这就是让人感觉我不快乐的原因。

    其实快乐不快乐是在内心的。丰子恺在七十多年前写过一篇散文《家》,讲的就是住在朋友家不如住旅馆,住旅馆不如住别寓,住别寓终不如住在自己的家里。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一个“自在”,可以“板脸孔”。丰子恺先生说:“板脸孔,好像是一种凶相。但我觉得是最自在最舒服的一种表情。我自己觉得,平日独自闭居在家读书,写作的时候,脸孔的表情总是严肃的,极难得有独笑独乐的时光。若拿这种独居时的表情移用在交际应酬的座上,别人一定当我有所不快,在板脸孔。据我推想,这一定不止我一人如此。”哈哈,我是丰子恺先生的知音。知我快乐者,唯早已作古之丰子恺先生矣。

    收有《家》这篇散文的书叫《我们这些大人们》,是我们出版社出的,就便做个小广告。很好读,轻松有趣,写的都是他与自己的孩子们。丰子恺先生每每感概童真之难存,在清爽的文字中,总有人生的真知灼见。不似现在人写的那些“人生散文”,无真心之体验,尽是虚伪矫饰。

    “在中国,我觉得孩子太少了,成人们大都热衷于名利,萦心于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实业问题……没有细嚼人生滋味的余暇与余力。孩子们呢,也大都被竞赛、考试、分数……弄得像机器人一样,失却了孩子原有的真帅与趣味。长此以往,中国恐将全是大人而没有孩子,连婴孩也都是世故深通的老人了。”这段话是设计在书的封面上的,想想七十多年前智者说过的话,放到现在还是没有过时,可见所谓的进步到底是什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