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二

标签:
平遥杂谈 |
分类: 闲扯 |
平遥南门,也叫迎薰门。据说平遥是个龟型,这个南门就是龟头了。
平遥现在还像个城,据说是得了三个福,一是阎锡山当政时,把这里搞得还算太平,日本人也没走到这儿,所以没有战火,城就留了下来;二是这里少水,所以没法开工厂办公司,就没了开发和破坏;第三个原因挺有意思,是因为穷,没钱,没钱搞旧城改造,反到留下了一个更大的聚财的饭碗。看来穷也有穷的好处。
记得几年前也去过平遥旁的双林寺。那里的人介绍,双林寺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在文革中没有被毁掉,只因为当时把这里当做了粮库,那时的粮库可是重地,看管很严,没想到为了看住那些粮食,到看下了一个文化古迹,宋代的彩塑成为一绝。留下的都是不小心被革命漏掉的。
这是文庙里的香火。文庙据说是中国最早的孔庙,比北京山东的都早上好多年。但是孔庙里上香我还是刚知道,一院子炝人的烟气,孔老夫子怎会喜欢?文庙上有个阎长官题的匾“晋商人材库”,挺时髦。
这里还有阎长官一块手令碑,也挺牛的:
“贪官污吏,劣绅土棍,为人群之大害,依法律的手续,非除了他不可!”
有个性。比文庙里那些酸文假醋的匾联强过百倍。
乔家大院。一提乔家大院,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现在是游人如织,生意很好。
古城的普通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