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 |
青春的节点
------《VISION青年视觉》四月号卷首语
四月的话题应该与青春有关。当那些艺术那些时尚的流行话题天天包围着我们的时候,可能会让我们一点点淡忘了生命原本的色彩,那泛着青春之光的色彩。
关于青春的文字和艺术创作从来不缺,因为人生中许多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节点都生长在这一个时期,就像是那挺拔摇曳的绿竹,因此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曾有过与青春相关的经典之作。但是青春的欢乐并不是艺术家们关注的重点,而梦想、迷茫、痛苦、不安等等与青春相伴的情绪才最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别问我,在青春妙龄,为什么这样悲哀!”诗人席勒借少年之口这样说过。“每当新春来临,人人都满怀希望和欢欣。可是这刚刚苏醒的大自然的千百种声音,只会在我的心灵深处唤起沉重的愁闷。”因为渴望,因为梦想,所以才有更多的愁怅,这就是青春。
这一期我们安排了一组关于青春的影像。并没有一个主题,只是几个摄影师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那些青春的生命。我们发觉这些影像并没有想像中的鲜艳,如同春天的灿烂。“别问我,在青春妙龄,为什么这样悲哀!”可能没有席勒的悲哀,但那种欲说还休的愁怅和张狂背后的忧思,才使这些影像传达出了青春动人的力量。对于这些影像,其实你可以不用去阅读文字,因为图像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想像,而青春的美妙正在于此。
之所以说到青春,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好像在快速地变化着,如同北京春笋般成长的建筑,所有的人似乎都沉浸在梦想里,关于成功关于暴发的神话在不同的媒体上复制流传着。这是一个什么都可能产生的时代,这是一个有着典型的青春躁动的时代,不论是什么都要拿来看一看试一试的时代。但是我们看不到在青春期才有的那些莫名的忧郁和愁怅,也许只有艺术家们才有的那些忧郁和愁怅。拥挤在今天五彩缤纷的都市街头,谁还愿面对大海沉思未来?
“我从生命之树/一片片地下坠/啊,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这是我刚刚翻到的另一个德国诗人黑塞的诗句。它与我想表达的东西多么相似。——装点着今天繁华世界的,其实是人们逝去的青春!
关于生命,关于梦想,关于淡淡的愁怅或刻骨铬心的痛苦,关于特立独行的叛逆,关于超然于世的不切实际……艺术家们一定会恢复心底最直朴的敏感,扒开那些华丽的浮尘,为我们记录下这个年代有关青春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