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作 |
和平的繁华与血火的残酷同时存在,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艺术家们从来都没有逃避过对黑暗的注视,相反,惨痛往往是诞生经典作品的产床。生活的单调对于艺术家而言不是好事,在平和的时代似乎很难看到震憾人心的作品,许多冒似深邃的艺术创作带给我们的常常是一点娱乐,好玩而已,而真正的思想表达却在被人们嘲笑着。
但在繁华面前,人们还是要常常想起残酷。
比如,我们在本期封面上看到了美丽女模特手上的纱布,还有,时尚摄影师也为我们带来了与战争有关的主题作品。我们知道这些还构不成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我们只是想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表达一点点思考,那就是对生活珍惜的思考。时尚的美丽其实多么易碎,就如同和平的黎明却突然响起枪炮声一样,在人与人的厮杀中,悲剧粗暴地掩盖了一切,昨天的美丽成了今天的奢望。也许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在人们沉浸在欢乐旋律中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剌痛人们的内心,让我们猛然想起生活的另一面,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与此相关,对生命的思考常常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主题,“生命之上”应该是什么?在《终极思考》和《美丽的句点》中,我们发现对死亡的描述竟然可以呈现出恐怖与冰冷的美丽两种景象,这也许是艺术的神奇之处。摄影师在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他们用影像告诉我们的,在死亡的背后也许是生者的灵魂在痛苦地扭曲和挣扎,在这些影像面前,过多的文字解释已成多余,艺术的真正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观者的感受上,而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震撼。
在平和的四月谈论战争与死亡,何必这么沉重?那么当我们看到在《视觉中国》中出现的一群年轻设计师的时候,也许会想到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的,轻松,没有拘束,没有成见,却充盈着创造的能量。80后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它其实只不过代表着一群已经开始四处占据席位的更年轻更有朝气的人们。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幻想和自我的观看,是生命活力的展示和对生活无限可能的惊讶。远离愤怒和反叛,这和四月的天气是多么相配。
生命之上,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欢乐。如同这一期我们为读者展示的,那些热爱和享受着平和生活的新加坡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