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李敖,就是好玩

(2006-12-30 22:30:01)
分类: 闲扯

李敖不再玩《李敖有话说》了,朋友聊起这事,我说我不了解李敖,可是,我喜欢李敖。

“有人向我挑战,说:‘你放馬马过来。’我不回话,只是疾驰而去,然后马后炮打倒他。”

哈哈,逗死。这是李敖说的。

有人不喜欢李敖,这很正常,特别是很多文化人不喜欢,这就更加正常。大陆的文化人,特别是努力向着专业著名文化人发展的业余文化人们,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拽着名人大叫:你这里有硬伤!要是那名人还没修好性子,回了几句嘴,那些文化人们就更高兴了,能和名人吵上几句,也是难得的。

李敖就牛了许多,碰上这样的事,他说:“批评就像一座山,山就在那儿,我要的就是爬山的感觉。”这是客气的,不客气的,就是来个“马后炮”了。反正都没放在眼里,不用和你吵,轻轻踩你一脚,就把你给凉在那儿了。

我和许多思想不深的人一样喜欢李敖,有专家们说李敖对中国的思想界没什么影响,他只是一个新闻人物。这有可能。可是,爱有影响没影响,反正听他说话,看他文字觉得过瘾。李敖没影响专家和思想家们,却影响了很多不是专家思想家的人。在这个到处都是面具、假话满天飞的时代,有一个李敖存在,让我们感到了思想的快乐。

很多人在北大这样的学府里做过报告发表过演讲,但我说最牛的还得数李敖。李敖在北大演讲的开场白是“你们终于见到我了。”寥寥几个字,就把自己捧到天上去了。你说这是臭美?就算是臭美,因为不是臭美又能是什么呢?李敖接着还要臭美,当北大的最高领导闵维方按着中国人待客的传统恭维李敖说“ 先生的到来,增加了许多热烈的气氛,使学校蓬筚生辉”的时候,李敖却不领情:“等我演讲完了,你再赞美”。这份儿不管不顾的劲头,让听惯了吹捧与互相吹捧虚伪客套言不由衷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我们,开怀大笑。

那些思想界的人们,说得出这样的话么?

没什么,就是好玩。

有人说李敖是娱乐明星。娱乐就娱乐,孔夫子都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教于乐嘛。凭什么政客们可以自娱自乐,文化人就不能娱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头脑好,又有骨气,这是高难度的事情。我李敖做到了这一点。可是很不幸,我脱离了知识界,没有人认为我是学者,我也不甘于做一个学者,我变成什么?我变成一个演艺人员。我在这里,你们从演员的标准来看我如何在这个台子上面演戏。”这就是李敖回敬别人说他是戏子的方式,他用自我吹捧告诉别人,他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可是这个戏子在很多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思想界的烂摊子,从来没有彻底的打扫过。层层累积这个烂摊子上的文献典籍,至少有二十五万三千种。对这个浩如烟海的重担,我们一定要问:这些遗产,对新时代的我们说来,究竟有些什么积极的意义?换一种问法是:这些遗产,能不能帮助我们,使我们在这新世界里得到好处? ”这样的提问还是有一点深度的,至少我们一直在喊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传统文化到底好在哪儿了?

嬉笑怒骂,骂人骂得有根有据,谈笑风生,张口就来,吹牛却不拍马,李敖就这么到处表演、做秀,七十岁的人了,精力充沛,应对机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多少人妒忌。

从李敖的张狂,我们看到了许多习惯了的虚伪,而这些虚伪又在传统中被称为美德。比如在开会的时候,介绍一个人一定要说是“著名的XX”,评价这个人的演说一定是“精彩”,也不管台下睡去了多少;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别人去炫耀,却在书上写“请XX指正”;不小心碰上个根本不想认识的人,却要一口一个“久仰”;也不管是杀猪的还是拉皮条的,张嘴闭嘴都叫“老师”(电视上都这样)。都习惯了。李敖说:“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思想界的烂摊子,从来没有彻底的打扫过。层层累积这个烂摊子上的文献典籍,至少有二十五万三千种。对这个浩如烟海的重担,我们一定要问:这些遗产,对新时代的我们说来,究竟有些什么积极的意义?”一杆子戳了两千多年,我们习惯的那点东西,肯定也是历史悠久了。

我为什么常会挖出很多所谓有头有脸的人身上的疮疤?有人很奇怪地问我,为什么不讲一些好话?我告诉大家,好话需要我来讲吗?好话已经被他们讲了几十年,拍他们马屁的人太多了,拍他们马屁的单位和媒体太多了,这样的事还需要我李敖来做吗?我李敖干的这行就是要拆穿他们的假面具,证明他们是伪君子,把他们做的很多卑鄙的、狗皮倒灶的事情,一件一件地用证据来挖出来,告诉大家——你们被骗了。

这样的戏子,好玩,佩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