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光之井(其他) |
http://s9/middle/4add4858gbb8d6f57e108&690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雷为之战斗的家园,我为它取名为“以尼玛神地”——enigma,它是谜,是个失落的梦。它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啊,“那儿,天蓝水清,云缠雾绕,群山叠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水生薄荷、睡莲叶的清香。源自神山雪域的元河,贯穿其间。”在那儿,“ 国君以仁治国,崇尚礼乐,国泰民安”。
2010年的秋冬,我开始试着写关于寻找失落的古木雅国“以尼玛神地”的幻想故事。木雅公主、人首鸟挂饰、神秘的文字、来自雪域的使者,当然,还有雷——神山之子……他们从我的想象与梦境中走进文字世界中,获得属于他们的气息,共同演绎一个浪漫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篇幻想小说《以尼玛神地》,获得很多读者的喜爱。他们给我留言,希望将故事继续下去。
我对好友汤汤说,中篇必须完善,它不算我所满意的作品,它缺了点什么,我还未弄清。在未弄明白之前,我不敢往下写……
“以尼玛神地”是一个未了结的梦,眠于我心底,我不知道它何时醒来。我知道,它绝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浪漫的幻想故事。
2011年秋,王苏再次建议,将《以尼玛神地》扩写为长篇。时隔一年,我重新翻开旧文。在尚无创作头绪前,我习惯于搜集与故事背景相关的资料,以期获得创作情绪与灵感。《以尼玛神地》中提到过“棋局”,我先从有关“棋”的资料下手。在搜集资料过程中,一条线索吸引了我的注意:传说中,尧之子朱为围棋始祖。我进而搜寻上古尧之子朱的传说资料。资料搜集过程充满惊喜,我似乎拥有了个神奇的万花筒,我将有趣的素材碎片往里投,万花筒里的图案不断变化着,层次越来越丰富,色彩越来越艳丽。在《山海经》中被尊为“帝丹朱”的尧帝嫡长子,在后世传说中,却被贬为“不肖”。之后,我又看到了许多材料——《竹书纪年》、《韩非子·说疑》中对上古禅让制所提出的异议、《六经》中《乐经》在战争中遗失的故事、玄鸟生商的故事、河南贾湖村出土的骨笛素材……这许许多多的素材在我的心中融合,慢慢发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声音,拥有了它们自己的来龙去脉,并能自圆其说。
我只能遵从它们所发出的声音,解构它们,而后重建。我难以言说创作过程中,笔下情节推进,一次次柳暗花明所带给我的惊喜。
我并非文史专家,《以尼玛传说》所诠释的,绝非真实的华夏历史或人类历史。我只想通过故事告诉读者:人类的历史,充斥着杀戮与征战。正义与邪恶的争斗,从未停止过。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同样的剧情在历史上循环上演。在幻想小说中,我将历史朝代更迭演绎为以尼玛神操纵的一场场“棋局”。在现实中,不存在以尼玛神,但正如书中所说的:“所有的征战,都源于人类自身的贪欲。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以尼玛神)是人界背后的黑暗与血,是人界自己将厄运交到我的手中。”
以礼乐止杀戮是个美好、浪漫的希望。这太浪漫了,但我想不出更好的与“棋局”对抗的力量。在上古传说中,“乐”是极被人尊崇的。尧帝时代的乐正夔所创的《大章》,据说乐曲温柔平和,感化人心,能令天下太平。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上古音乐现已失传。《六经》之一的《乐经》,也在战火中永远消失。这些集先民大智慧的典籍失传,是华夏文明永不可挽回的缺失。在《以尼玛传说》中,我将《乐经》的缺失,演绎为“天音”的缺失,并藉“澥溪骨笛”实现“天音”与《大章》重现,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真实与虚幻、谎言与真相”一直是吸引我的创作主题,在《以尼玛传说》中,不由自主地,我再次触碰它们。我将对这主题的思考,放之于“玄女与青鸟之争、战争与和平之争、灵棋与天音之争、真神与虚灵之争、真伪使命、真伪木雅人……”的情节设计之中。我在上古传说与现实考古实据中穿梭,当我诧异于它们之间似是而非的联系时,我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故事其实一直都沉睡在某处,作家只是一个媒介,用笔把它们从隐藏的世界里唤醒”。
写作期间,木雅人曾两次入梦。
我知道,从此,他们不会轻易离开我了。
生命中所有的感动,都将与我同在,直到永远……
(2012年3月15日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