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责任心亲子沟通杂谈育儿 |
分类: 育儿笔记 |
责任心比勇敢面对更重要
文/蓝根莲
因为值日逃跑被处罚(详细见《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事负责》),连续做两个星期的卫生,因此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差不多快六点了(每次做卫生都差不多是四五十分钟),为了能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玩和看书,豆豆的作业明显马虎了很多,而且做完也不检查。虽然每次老师批改后她也认真地订正了,但是这种学习态度,还是有待提高,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一个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可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所需要的时间却比好习惯养成要短得多。
“豆豆,今天是最后一天被罚做卫生了吧。”有一天给豆豆检查作业时,我问她。
“是的,从明天开始,我就不用每天做卫生了。”豆豆高兴地回答。
“感觉怎么样?”我问。
“什么感觉?”豆豆重复我的话。
“就是你连续做了两个星期卫生,心里有什么想法呀。”我换了个说法。
“想法,好象没什么想法?”也许对孩子来说,做完了就做完了,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在成人眼里的反思、反省之类的都不存在。
“可是妈妈有些想法,想跟你一起交流一下。”
“妈妈,你有什么想法呀,又不是你做卫生,难道是你又想批评我。”豆豆有些紧张地问。
害怕被批评,是每个孩子的自然心理,很多时候,孩子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特别是当自己有所错时,他会心虚,甚至会把他人的善意也当成是批评,实际上是因为内心在担忧。
“上次值日你逃跑时妈妈批评你了吗?说得好象妈妈很喜欢批评你似的。”
“没有批评我呀,可看你那样子像是准备批评我。”豆豆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妈妈不会批评你的,妈妈只是想和你交流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不用那么紧张。”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和豆豆说。
孩子喜欢从表情和语气去判断、揣摩大人此时的心态,因为他们喜欢直接去感受。
“那好吧,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吧。”豆豆有些无奈地接受。
“妈妈想要告诉你的是,妈妈对你勇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心诚意地接受处罚,没有再逃跑而感到高兴。”
“哦!”豆豆舒了口气。
“妈妈希望你能够接受这次教训,下次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都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已经说过了,我不会再逃跑了。”
“妈妈说得不仅仅是做卫生,还有其它方面的很多事情。”
“哪些方面?”豆豆问。
“比如学习。”我举例。
“我就知道你又要开始批评我了。”豆豆有些不满。
“妈妈刚才说了,妈妈并不是批评你,只是想和你聊一聊。”我再次向豆豆解释,我并不是批评她。
让孩子明白,交流并不是批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这有助于孩子放松心情,更加积极地参与沟通。
“那你说吧!”
“你有没有发觉自己近段时间的作业错误比较多?”我问。
“错了我都改正了。”
“你能够及时改正,这很好,但是,你有没有发觉,很多的错题并不是你不会做,而是因为做题时没有认真仔细的原因。”
“还说你不是批评我,你现在不就是在批评我不认真吗?”
这是孩子的内在镜像,实际上他非常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内心里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只是表面上他不愿意承认。
“如果你认为妈妈是在批评你,那么你就那么认为吧。你自己想想看,妈妈说得是不是有道理,妈妈上次也说过,想要为自己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玩,并不是快速完成作业就可以,而是要认真完成作业才行。”
“你说过呀。”豆豆回答,看来还没有忘记我说过的话。
“你知道吗?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马马虎虎的话,那么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而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喜欢的,每个人都喜欢和负责任的人交往。”
“我已经很认真了,而且错了我也改了。”豆豆仍然嘴硬。
“是的,你能够及时改正,说明你愿意勇敢地面对问题,这值得表扬,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能够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事,那么很多改正就可以免了。就像你上次值日逃跑的事,如果你没有逃跑,而是很认真负责的完成分配给你的任务,那么就没有后来的两个星期的处罚了,你也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我耐心地给豆豆解释。
“那倒是,如果我没有被罚,我每天就可以早点回家玩我的玩具了。”
“所以说,如果你能够在错误发生之前,多想一想后果的话,那么就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小,当然,你能够勇敢地面对错误,承认错误,这做得很好,值得表扬。”
“妈妈,你不是说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吗?”豆豆发问。
“是的,妈妈说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错误也分可以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有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当你新学一项知识,面对一个新问题,或者面对一个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时,犯错误很正常;而有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说你近段时间的作业,只要你稍微负责一点,就会比现在好很多,妈妈之所以和你说这事,是因为妈妈看见很多题目不是你不会做,不是你不懂,而是你没有认真做题的原因,也就是你对自己的作业不是很负责的原因导致的,我知道你是想要快一点完成,可以有时间玩玩具和看书。”
“那如果我是真的不懂,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因为不懂而做错,妈妈会给你讲解,直到你懂了为止。”
“哦!”豆豆没再说什么。
“妈妈今天和你说的这些,并不是想要批评或者指责你,妈妈只是想要告诉你一个道理,虽然勇敢地承认错误并改正,是值得表扬的事,但是有些事情,如果我们能够在平时稍微认真一点,负责一点,那么错误就不会出现,这样也就不需要事后的弥补了,这样不是更好吗?就好比一个司机,他每次都开得很快,结果出车祸了,如果他是一个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那么他就会控制好车速,这样的话出车祸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你说,如果等他出车祸了,再来改正还来得及吗?”
当一件事情以沟通交流的方式说出来,比用批评指责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来不及了,说不定,他已经死了。”
“是的,所以说,妈妈希望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多想一想再行动,因为事情发生前的责任心比出现问题时勇敢面对更为重要。”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除了要教会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敢于承担以外,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能够多想一想,再行动,因为事情发生之前的责任心比面对问题时的勇敢更重要。
虽然面对错误,勇敢面对是值得称赞的事,可是如果我们能够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错误不是更好吗?虽然孩子是在错误中前行,没有错误,孩子将寸步难行,可是对于那些只需多点责任心就可以避免的错误,还是应该让孩子明白,与其在事后勇敢面对,还不如事前多点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并非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加上爱心。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数是从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那么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什么是责任。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他们做事是凭兴趣,三分钟热度,这就需要父母给予他们帮助,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否则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受到的什么样惩罚。
第二,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培养责任心的最基础方法,责任心的养成必须在实际的事情中来进行,光靠孩子出现责任心缺失时,在语言上的教养根本就行不通,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中去独立完成事情,并独自承担行为的后果时,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责任。因而,父母必须学会放手,父母过多的包办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实际上却是一种害。
第三,培养孩子的爱心。爱与责任很多时候都是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有责任心的人,一般都很有爱心,而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他也一定具有责任感。培养孩子的爱心,就必须从小给孩子爱他人的机会,除了接受爱,孩子还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如何爱别人,这其实也是我们现代家庭教育中比较缺失的一方面。在现代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面对着孩子的成长,我们更习惯于付出爱,而不习惯于接受来自孩子的爱。为了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父母应该在生活中,为孩子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学会去爱,当孩子学会爱自己的家人后,就应该帮助孩子学会爱周围的人。
第四,帮助孩子增强对生命的认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爱,爱世界万物,一个懂得尊重生命之人,他也应该会是一个有爱心之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以及种植植物来感受生命的含义,同时还可以在陪伴动植物成长过程中,学会责任。
女儿豆豆博客 兰之心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