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孩子的交往自由(已发表)

(2015-06-08 10:25:12)
标签:

家庭教育

交往

成长自由

杂谈

育儿

此文已发《知心姐姐》杂志2016年7期(《孩子,你的朋友你做主》)

 

尊重孩子的交往自由

文/蓝根莲

 

上学路上,豆豆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这两天遇到了一点很苦恼的事情。”

 

“哦,是什么样事情让你这么苦恼呢?”看着豆豆眉头紧锁的样子,我关切地问,“能不能说给妈妈听听?”虽然是豆豆主动提起这事,但她最终是否愿意说出来,还得征求她自己的意愿。

 

“妈妈,你知道的吧,我们班现在有很多自发的小组。”豆豆开始讲述她的烦恼。

 

“知道呀,你和A同学、B同学、C同学等几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因为每天都会和豆豆交流,所以对于她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比较了解。

 

“妈妈,你知道吗,前两天,A同学和B同学对我说,如果我再和W同学在一起玩,她们就要把我踢出现在这个小组。”豆豆一脸的忧愁。

 

“为什么呀?”我有些不解,W同学我也认识,这是一个很热情,又很有礼貌的孩子,平时很爱劳动,对同学也非常热心,只是成绩相对比较差。

 

“她们说W同学成绩太差,不配和我在一起玩。”

 

“哦,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刚听豆豆这一说,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喜欢A同学和B同学的论调,以成绩论英雄太过于功利,而且有钳制他人思想的欲望,但转而一想,这也符合四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对于9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朋友会有一种占有性,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而且他们会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同伴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自己的朋友。虽然从我的内心来说,我并不喜欢A同学和B同学的处事方式,但是我想既然豆豆为这件事苦恼,说明她对这件事有她自己的想法。

 

“妈妈,你不是说过交朋友第一看重的是对方的品行吗,W同学虽然成绩差点,但他人真的很好,我还想继续和他做朋友,但是我也想继续待在我现在的这个小组里,我也很喜欢和她们在一起玩。”豆豆叹了口气,鱼和熊掌该如何兼得呢?

 

“那怎么办好呢?我们再一起想想,一定可以想出办法来的。”我没有直接给豆豆答案,或者说我也没有打算告诉豆豆我的想法,因为这是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关系,需要她自己学着去处理,我的建议只能代表我的想法,不见得符合孩子的心思。

 

“妈妈,你说我这样做行不行。”豆豆想出了一个主意,“以后我把和同学玩的时间分开来,每天用2/3的时间和小组成员玩,余下的1/3时间和W同学玩,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同时和他们做朋友。”

 

“可以呀,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我赞同豆豆的想法。

 

一直以来,对于豆豆的交友我都没有干涉过,只是平时有教导她,和同学相处时,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多看对方的优点,多用欣赏的心去面对同学,在交友过程中,以品行为先,牢记“尊重”两字。

 

随着孩子的成长,同伴对其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因为孩子毕竟还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行为自律能力都还不是很完善,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掌握大的交友方向,但具体到细节,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按个人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友情,处理同伴之间发生的矛盾和纠纷,等等,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共处。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问题与解决中,在一次次的分分合合中,才能真正地学会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学会与同伴相处,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如今,豆豆依然活跃在她的小组中,同时和W同学也仍然保持着好朋友的关系,小组成员也并没有因为W同学而把豆豆开除出去,这对孩子们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豆豆博客 兰之心语 欢迎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