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就是学习力
(2011-03-02 08:35: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training |
< 从优秀到卓越>
在香港上了三天课。说实在话,我并不是很喜欢在香港上课,同样的课程内容在台湾或大陆,甚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我都可以很顺利的按自己的节奏来掌握课室内的气氛,但是在香港却觉得自己深陷在泥泽当中,动弹不得。
首先是语言问题,我的普通话在华人地区都很自在,而在香港的学员中,有一半是内地来的,另一半是香港当地的。后者主要使用的语言是广东话,虽然港府鼓励人民多讲普通话,但是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所以当我的普通话让许多人眼前透露出迷茫时,我就必须要停下来请能了解的人来做翻译。
另外一件恼人的事情,因为是租用郊区的教会场所上课,所以在时间上就没有像在酒店般自由,晚上不能上到太晚、吃饭时间固定,这些都造成一种授课上无形的压力,有些重要的内容就必须要舍去不讲,如果要讲,就必须要加快自己的语速,所以常常心中会有不完美的疙瘩在。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第三天课程结束前,港府会派人来视察并且考试,这种作风是二十年培训生涯中很少见到的,虽然这必须要中断我课程最后分享的连贯性,以配合政府委派人员的时间,但我仍然要为香港政府及我香港分公司同仁的努力及香港财商教练(FQC)的支持,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曾经有位外国专家在描述中国的教育市场中说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一定离不开教育的支持,而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一定能为它的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和几千年尊师重道文化传统的国度。」这一点我倒是在香港特区里看到了推动与落实。
经过申请,我们的课程成为港人财商教育的一环,只要是拥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人都可以申请政府补助,每个人一生都有一次机会,其金额达一万元港币。在上完课后,港府会派人来施测,通过后相关经费就会直接拨入该申请学员的账户里,这是所有香港人都有的权利,这预算代表一个政府对终身学习的重视,台湾呢?
只要碰到教育训练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家都会感叹市场的荣景不再,以前不论是工商或经济日报,每周都有一至两天有管顾公司公开班的广告,而现在几乎没有管顾公司有公开班了,即使开班,能赚钱的少之又少,大多数的讲师都往大陆去发展了,而大陆这几年管理素质与服务态度有长足的进步,这些讲师绝对有着关键的作用。
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化的角度一直在两岸三地间领先,当香港政府鼓励民间学习的举动带动了管顾的产业,而培训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又带动了产业的进步,产业的进步让香港人仍然保有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政府会有这样的远见与魄力吗?在回台湾的飞机上我不断的为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岛屿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