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促销的迷思

(2009-12-25 17:41:37)
标签:

教育

分类: training

< 幸福实验室>


谈「登门坎效应」

台湾景气不佳,百业萧条中只有一个行业异军突起,那就是自行车业。台湾的自行车业在全球都有名,在环保节能的潮流下、在高油价及个人健康的因应策略上,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种风潮爱的不是「车」,而是一种「style」(生活型态)。


也因为这种风气的兴盛,有许多的自行车专卖店应运而生。一位朋友看到了广告单,走进店里,才发现车子的价格差异很大,功能也殊异,有登山车、公路车、越野车、或是简单的代步车,车身材质及剎车、变速齿轮的质量决定了最后的售价。


朋友选了一台约人民币1000多元的促销车种,也就是在广告单上他原先属意的那一辆。可是接下来的事却不是意料之中的,车行老板问他要不要加买一顶好一点的专用安全帽?朋友想家有老小,如果发生意外把脑子给伤了,那就得不偿失,于是挑了一顶不错的安全帽。老板又建议要加前车灯及后面的闪光镜,朋友想车灯当然要加,要看清前方的路、也要让别人在黑暗中看到我们。老板继续帮友人打点行头,又添加了座垫后的置物袋及专用水瓶,朋友看钱不多,就都照单全收。最后老板有一项最后的建议,就是买一套骑车用的专用衣,上衣有防风排汗的功能,裤子胯下有加厚,以免与座垫长时间磨擦而破皮。老板很好心的告诉友人,这套衣服他会算得更便宜,算是做服务。朋友这一路似乎已难回头,算算这些后续买的东西,差不多又可以买另一辆车了。朋友很理智的告诉我,他没有全买,至少他拒绝了老板头巾及太阳眼镜的强烈促销。


这种场景不只是在买自行车,有些旅行社的费用在报纸广告上打着破盘价,可是当你真的要报名时,还有兵险及机场税,还有行程中有许多的项目或餐是需要自费的,这种行为我们叫做「登门坎效应」。这个概念是由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所提出,透过实验,他们发现当我们一下子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时,人们会产生抗拒,但如果我们先提出一个要求,然后不断的缩小与大要求之间的距离,人们会比较容易接受、慢慢适应这种方式,甚至最后偏离自己最初的设想。


所有促销的动作都希望能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门坎,一旦你进到店里后,再慢慢一步步的扩大你的需求,人性中你会想,既然这么大的钱都花了,又何必在乎这些小钱呢?真正的销售的确要深谙人性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鱼缸理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