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被关以后
(2009-10-30 15:46: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training |
< 幸福实验室>
金巴尔德的监狱实验
陈水扁先生被关进土城看守所的影片,不断的在电视上播出,在那一刻他不再西装毕挺,换来的是一身囚服,「陈水扁」三个字也被「2630」或「2185」这编号所取代,而其在看守所住的虽是独居房,但是所有生活琐事都被曝露于所方的摄像头下,没有一些个人的隐私。
一个领导人突然被带上手铐,从此不能只手遮天,和别人穿着同样的制服,不再有锦衣玉食,当夜深人静时,房内可能有些夜行性的小动物出来穿梭。和舒服的官邸、有安全人员随扈在侧的日子相比,那座墙的内外就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
看到陈水扁穿囚衣的画面,我想到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所做过的一项很有名的监狱模拟实验,他找了21名美国白人大学生,这些人背景相似,性格上没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让11人担任监狱的狱警,而剩下的10人担任囚犯。演狱警的人必须要着狱方的制服及帽子,腰上挂着警棍、手铐,当然还有一串走路时会摩擦发出声音的钥匙;而扮演囚犯的人则一定要穿囚衣,衣服上都还印有编号,这里没有个人的名字,只有一个冷冷的编号。
为了提高真实性,彼此都要真实的演出,例如演囚犯的实验者,从被逮捕开始,都按正式的程序进行,包括采集指纹、脱光衣服进行身体检查等。
实验过程中,不论囚犯或是狱警一旦穿上这身特殊鲜明的服装后,马上就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演狱警的说话变得权威命令式的,而且有时还会拿起警棍彰显其攻击性,会用辱骂的字眼来羞辱囚犯,就好像我们在一些警匪片所看到的情形一样。另一群演囚犯的人,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这些人在狱警的威胁下,变得服从、被动、甚至出现一些呆滞的现象。
实验的第二天,扮演囚犯的1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出现抑郁现象,其中4人更变得情绪不稳定。这个原本计划二周的实验,因为狱警与囚犯实验者的性格被严重扭曲,所以在进行不到一半时就提前结束了。
一件特殊的服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作风,而人也会试着去满足这衣服所代表的社会期待。快餐店的制服穿上之后,就会特别容易展现笑容,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用餐经验;出租车的师傅一旦穿起衬衫、打起领带,我想也会更文明的开车;而阿扁不再是阿扁时呢?也许这身囚服与看守所的编号能让他变得正常些,那么到时台湾老百姓就会有平静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