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不必耳顺?

(2009-10-12 00:21:30)
标签:

教育

分类: training

< 幸福实验室>


谈老人性格与智商实验

台湾的民间信仰很兴盛,大庙小庙、阴庙阳庙、老庙新庙,许多庙已很难界定到底是佛教还是道教,有些人家里可能就供奉有祖先神明,没有的家里附近也一定会有土地公庙,庙前常会有棵大榕树,榕树下会有些长板凳,睡完午觉的老先生、老太太们就喜欢到这儿找些同龄者聊天,从儿时记趣谈到子孙不肖,从两岸三通谈到扁珍丑闻,土地公不用打开电视,马上就有现场政论节目可以看,不过这土地公还真的神通广大,因为榕树下有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偶尔还有四川老乡加入,衪到底听不听得懂啊?


大陆的朋友告诉我,在内地也有些村子里有办公室或是些老干部的活动中心,也会有些老人家按时报到,泡杯花茶、下下棋,消磨白天枯燥的时光,等黄昏时分,大家各自归巢,等待明日再分胜负。不论是大陆或台湾的这些老先生们都一样,如果谈得来,大家都彷佛英雄出少年,说得口沫横飞、声音传得老远,但如果谈不拢,抬起杠来,老人家发起脾气来可是会没完没了,那种剑拔弩张似乎又回到战国时期,孔老夫子「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的教诲全忘了。不过话说如此,年纪大了还能吵架也不错,因为至少体力还行,脑子还能使,这总比躺在医院里喜怒全无反应要好吧!说不定这种人活得反而比较久些。


一位心理学家杰奎琳就做过这样的调查,他对381位年龄从19岁到89岁的民众进行研究,试着探寻不同年纪时,其所形成的人格特质与智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60岁以前渴望新知、热爱冒险、追求挑战、不服输的人其聪明度是最高的,不过一旦变成「耳顺」时,就拥有更强烈的包容力,不太会与人争辩,个性也变得温和,心理学家倒是提醒老人家适当的争辩有助于大脑的运用,可以让脑神经活跃,避免老人痴呆的现象到来。


先不论你对这样的论点是否接受,我们也不必就为此丢掉儒家对我们的教诲,但是当家里年迈的父母为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时,你倒可以试着转念,告诉自己,至少老人家还是精力旺盛的,还是辩才无碍的,若是真的有人吵不起来了,或是土地庙前的榕树下许久不见其身影时,那才是另一桩麻烦事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正成功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