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也可以变成大生意
(2009-06-16 15:30: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training |
< 从优秀到卓越>
上班族在中午出去用餐后,往往会去买一杯饮料回来,随处可见的超商及500cc冷饮店给了大家不少方便,如果是一伙人同行,总会有人代表大家去买,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想喝的口味,像珍珠奶茶、百香绿茶、咖啡奶冻….等,这种商业模式的兴盛让每家冷饮店都至少有四、五十种饮品。这时你会碰到一种人,他左想右想始终拿不定主意,在众人的催促下,他终于吐出了答案:「随便!」听到这种答案,每个人都会觉得讨厌并且为难。
「随便!」这两个字很简单,但是却没有一个标准与规则,因为它让人无所适从,每次吃饭点菜时,有些人很客气的说随便点,真的点了以后却发现有人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结果气氛搞得很尴尬,客人不尽兴,主人也不爽。约女朋友看电影,女生回答说「随便」,男生也会搞不清到底是要?还是不要?话虽如此,有的时候我们在无法掌握的情况下,这个答案会给我一些缓冲去观察情势,因此可有可无的选项及过多的选项都会造成困扰,当我们口渴走到超商的冷饮柜前,看到璘琅满目的饮品,真的不知如何选择?往往来回走了好几趟才做决定,做了决定后偶尔还会回头犹豫。不过这种情形,可能在新加坡会少很多。
那一次到新加坡上课,当地朋友送我一罐饮料,外形就像一般铝罐饮料一样,上面有着大大的英文「Anything」,我看不出这里面到底是什么?于是就请教友人,结果友人回答:「这里面是anything」。原来消费者只有打开罐后,才会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这种饮料只简单的区分成有气泡、没有气泡两种,如果是有气泡的则可能是不同口味的汽水,如橘子、葡萄、苹果、沙士等;如果是无气泡的则可能会有咖啡、红茶、绿茶、奶茶、或是更多口味的果汁。这种饮料若译成中文就是「随便」,当别人决定喝什么都行时,你拿这种饮料准没错;当你自己也不知道喝什么时,就拿这罐吧。开罐时还会带些游戏的心情,会有些惊喜的感觉。除了「Anything」之外,朋友告诉我还有另一种罐上写的是「Whatever」,其意义与功能都是一样的。
朋友说,这好像只有在新加坡才有的饮料品牌,我觉得很特别,舍不得打开来喝,还请他帮忙买了各式的Anythin和Whatever带回台湾,除了当纪念之外,在谈营销与创新时,它会是个很生活化又带着趣味的例子。台湾有许多饮料大厂,其饮料的产品线绝对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希望他们在看到这篇文章后,也能推出台湾版的「Anything」,除了有娱乐效果外,还可以解决许多人在买饮料时的痛苦,如果再配合当红歌手的流行放送,我相信一定会掀起新风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