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类的思考定势效应
有一天在公司心情很烦燥,想出去走走散散心,于是决定乘着外面天气颇佳,干脆就走回家好了,一方面运动又可以调伏情绪。在暖暖的冬阳下,我背起了轻便的包包,行走于美丽的瑞光路上,然后转民权东路,上民权大桥,到了桥顶,基隆河在眼前缓缓的流动,松山机场不时有飞机起降,内湖科技园区的企业总部大楼如金属般闪耀,而内湖的山如龙脊般蔓延至汐止,我不禁拿起了数位相机朝着自己的办公大楼拍,却不经意的发现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我走了一条较远的路,就像一个等边三角形,我只要走一个边就可以到,而找却走了二个边,其实我根本不用走瑞光路,我只要走堤顶大道的人行道就可以上民权大桥了,我被自己骑机车的路线给限制了,虽然自己教习惯领域,但我也仍然常常会被自己的习惯领域给绊住。
这些当下认知的差距乃是因为人类的心理有一种「思维的定势效应」,我们会局限在既有的经验或片段的知识里,这是人们在寻找答案的一种最小阻力解,就像雨水从山坡上往下流,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凹槽,当第二天又下雨时,雨水会依循着昨日水流的路线往下,于是凹槽被不断的加深,一条小水沟就形成了,然后一条小溪也诞生了,这种心理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很迅速的从大脑的数据库中调出相关的讯息,但是因循旧习,不懂得因势利导也变成了一种盲点。
这个心理因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斯所提出,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从天花板上垂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双手不管你怎么使劲都捉不到另一根绳子。迈克要求实验者想办法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有趣的是,心理学家在不远处放了一个滑轮,而实验者一直聚精会神的观注二根绳子,却忽略了善用滑轮的重量。其实只要将滑轮绑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自己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待滑轮荡回来时立刻捉住它,就能够把二绳子系在一起了。
这种概念不论为人处事都很可能影响我们的判断,例如以前一位同学,可能成绩不是很好,也没什么人缘,可是在分别数十年后,这个人可能成为一位企业家,或是优秀的大学教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会有「士隔三日、刮目相看」的感慨,因为我们局限于既有的记忆来推断,忽略了这几十年里每一个人的际遇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在管理上,我们对一个人能力的判断与运用,也可能会受到过往印象的影响,一旦这种思维的定势形成,其功能及发展性也会被无形设限。
台湾与大陆虽然有着同样的血脉渊源,但是因文化环境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有一次在青岛上完课,隔天要飞到北京,却在到了北京才想到,我在台湾所使用的手机遗落在酒店没有拿,这支台湾手机有着最重要的电话簿及简讯,若没有它,在台湾将会造成工作上的不便,我赶忙用大陆的手机通知青岛的朋友,请她下周去上海时带过去,届时我会有台北同事赴上海,我可以请他帮我带回来,我想这是一个最快的做法,也是长久居住在台湾会有的思维定势。
不过这位朋友的做法显然和台湾不一样,她本想请快递送,预计隔天就可以送到北京,不过她又想到一个方法,她打了通电话给在青岛火车站的一位朋友,将我的手机转交给这位朋友,而这位朋友又交给一列即将开往北京列车的列车长,火车到北京时由北京的办公室同仁去车站取,于是那支手机在当天晚上十点钟就妥当的到达同仁手上。
当我拿到手机,知道这神奇的历程时,不禁大声惊叹,因为这种做法在台湾是没人想得到的,一方面是台湾实在太小了,另一是我们总是避免请人关说或是欠人人情,可是这种方式在内地却是司空见惯。不同的环境就有着不同的经验法则。
为了避免个人思维的定势,善用脑力激荡就是一个企业动脑常用的方法。找一群有差异的人,让不同的想法在没有限制下自然的产生,因为每个人的专业与认知都不一样,就像都只是拼图中的一块罢了,但是在彼此真诚的分享下,我们都能够扩大知识可用的范围,例如贴邮票的方式,除了用胶水之外还有什么方法?透过众人的脑力激荡,就很容易想到还有浆糊、口水、汗、胶带、双面胶、饭粒、芋头、麦芽、钉书针、线缝、贴纸……等,如果还有不同国家的人参与,这个答案可能会更多。
了解人们的思考有定势后,我们就不能过度的自信,因为我们可能仍是像瞎子摸象,只了解一个片段而已,因此要能够有纳百川的修为,广纳不同人的看法,才能做出色的决策。我相信习惯的路是方便的路,但却不一定是最好的路,那些在生命里曾让你大吃一惊的事情,也是上天的一种恩宠,告诉你,人生有太多种可能。
Action is Power
1. 你别急着否定别人的想法与做法。
2. 别被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所限制,更别倚老卖老。
3. 想不出答案时,别急着放弃,找些不同领域的人来脑力激荡吧!
4.
在问题的旁边,也藏着答案,别老蒙着头,抬头看看身边的东西吧,也许你会找到灵感。
5. 想想那些曾让你惊奇的事,那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堂课。
6. 想想看回形针是如何被发明的?它还有什么妙用?
7. 天无绝人之路,转个弯,就是不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