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权谋心态单相思江景遇龙河重庆时报房地产部鱼鹰广西龙胜梯田 |
分类: 海市蜃楼 |
■异想天开想把重庆滨江楼盘卖上一万五一个平方的价格,重庆滨江楼盘开发企业:到底是患了“群体单相思”?还是吃饱了没事,抱着几根修建楼房的钢筋,或者搂着几块垒墙的砖头在自家门口意淫?
■守着两江水长大,重庆人虽然亲水,但并不见得就一定要花高价钱来买你鼓着两腮所鼓吹的所谓的“江景房”!
■你以为标个谁也买不起的价格,就一定能提升周边楼盘的价格,自己趁机渔利? 当公众“上一当”之后,就不再跟你玩了,你的产品基本也就完了。
因为随意写了篇名为《滨江楼价超万元
或许,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重庆滨江楼盘和它的缔造者们,是到了需要‘心态改良’的时候了。因为从古到今,一个人和他所掌控的企业能成多大事,决定因素只有两个:心态和能力。而心态的重要性又在能力之上。
换句话说,心态如同一个企业的“底盘”,心态不好,再高明的战略、再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再严密的管理以及营销手段,都是无法助你修成正果的。
这种例子在重庆的建筑企业中,可谓比比皆是。
山头心态
由于受中国几千年来的帝王文化影响,重庆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老板,和他所雇佣的一大帮高级管理者,普遍养成和存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占山为王”的“山头心态”。这种心态导致许多企业宁愿慢慢陷入困境也不愿和附近的企业合作,形成双赢的局面。或者由于苛求合作条件,要求自己必须“控股”掌握话语权,任何事情必须自己说了算,而无法找到合作伙伴。
正是由于这种企业缺乏合作意识,彼此展开低层次恶性竞争(主要表现是价格战),结果不仅集体受伤,而且使得其他企业乘虚而入。
重庆新浪坤哥所推崇的“重庆江景房就要卖到15000元/平方米”引来骂声一遍,不就是一个特殊的实例吗?,
权谋心态
由于数千年的权谋文化“熏陶”,使重庆本土的企业在管理上有意无意浸淫其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具有使用权谋的先天倾向,进而对达尔文主义的断章取义和“他人即地狱”的片面理解,也加剧了这些企业走近兵法权谋的脚步。于是,在穷尽各种营销手段依然无法提升销量的情况下,就想当然的提出了类似此次引发网络口水战的“先把价格吵上去再说”这种几乎可以称之为“下三滥”的手段。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守着两江水长大,重庆人虽然亲水,但并不见得就一定要花高价钱,来买你鼓着两腮鼓吹的所谓的“江景房”!
?/P>
赌徒心态
我至今仍然无法忘记1996年那条举国震惊的新闻:继1995年以6666万元人民币夺得央视“标王”之后,秦池酒厂又以3.2亿元的“天价”连任。
类似秦池那种企业和他的掌门人血液中那种冒险成分,在重庆地产权圈多的是,但由于赌性太重,他们往往会失去理智,以至于事情的发展偏离了初衷。本人昨日写就的《滨江楼价超万元
游击心态
这些年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海狸鼠、珍珠熊、黑心棉花、毒牛奶、工业油盐、发霉米面……似乎都或远或近跟企业有一些瓜葛。借着这个例子,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的企业开始不讲诚信、不计后果,只要有钱赚,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于是,一个平方怎么也要卖到15000元的“把戏”,就借机出台了。
问题是,这里是有着3000万人口的重庆,而绝非经济高速增长的大上海。上海的“汤臣一品”是可以卖到13万元一个平方的天价,但人家赚的是那些“找钱不费力”的影星歌星的钱。在重庆,你听说有几个知名歌星影星在重庆买房安家置业?和上海高速发展的外资经济想比,重庆有可比性吗?
骗人坑人害人已经到了“重庆江景房就要卖到15000元/平方米”的地步,这种做法到你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你怎么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下台的阶梯呢?
应该说,想借本次的“高价炒作风波,赢得丰厚利润的开发企业,其开发的产品虽然不属于“黑心”系列,但也不见得就是“绝对的世界品质”,即便如此,企业却大吹牛皮,将其鼓吹成“好产品就是要值15000元每平方米这个价”。
这种“速成”营销策略可以理解,但是芝麻毕竟不是西瓜,当公众“上一当”之后,就不再跟你玩了,这时,你的产品(江景房)基本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