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
___写给直辖十年的重庆地产
地产英雄好几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时间的流逝,总是给人一种紧迫的焦虑感。好在2007年的春天,已经带着澎湃的激情,预兆着一个丰收的年景,大踏步向我们的身边走来。就在这个时候,经历了10年高速发展的重庆地产,喧嚣是否已经远去?浮躁是否可以沉淀下来?
有人说,重庆地产江湖已经走过的这十年,最厉害的武器不是李寻欢的小李飞刀,不是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也不是独孤求败的剑气,而是昔日把臂同行的地产英豪,有的已经隐隐修炼出王者之气,有的已经泯然于众人,有的甚至已经被遗忘在光阴之外。
这十年,在呼唤诚信的潮流下,有实力有品牌影响力的地产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精彩纷呈,一批地产公司从默默无闻迅速崛起,成长为重庆地产的明星;这十年,重庆楼市掀起大盘风潮,外来资本将一系列人性化的因素导入重庆,地段不再是唯一的理由,暂时的偏僻也阻挡不了人们抢购的浪潮;这十年,高档住宅市场热点不断,各类特色楼盘争奇斗艳,写字楼、别墅、商业地产等成功作品风声水起。
光阴似箭。往事如歌。
10年后的今天,当风险与机遇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想问的是:地产英雄榜上还会留下哪些人?又会增加哪些人?
电影100年是一个充满总结的年轮,重庆地产业这十年的发展,算不算一个圆满的年轮呢?1997年7月12日,重庆的第一宗土地“拍卖”,用于兴建商住楼,被誉为重庆土地使用制度上的第一次革命;当年12月20日至22日,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直辖后第一届房交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120家房地产企业携带的111个项目333、72万平方米商品房参展,而且吸引了19、14万人次关注的目光,达成了9、27亿元的成交金额。如果由此计算真正意义上的重庆房地产历史,只不过短短的10年时间。
地产界虽然盛产先知,但最伟大的预言家大概也没有想到,重庆地产这十年的发展是如此的迅速。1996年重庆不论是房地产价格基数还是房价的涨幅,均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到2006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结果依然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应该说,在房价连年飞涨的中国地产市场,生活在重庆的人无疑是幸福的,至少,他们不用为高额的房贷头痛;1996年重庆城市开发总量仅为275.6万平方米,至2005年年底已经达到7485.22万平方米,这个“空间数量”的快速拓展,让人们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1996年进入房地产业的外来企业不过3家,资金只不过占了当年全市房地产资金投入的7、15%,到2006年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来渝拿地的外地地产巨头多达27家,预计将有638亿元
~661亿元资金进入重庆、、、、、、、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0年前关于海南房地产泡沫的地产宏观调控,是许多人的滑铁卢,却也成为另一些人更上层楼的机会。2005年,国家针对“上海感冒全国吃药”的房价上涨现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这个行业再次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寒流。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瞬息。而过去的都会变成浪漫的回忆——普希金,那个为爱而死的俄罗斯天才诗人似乎在预言着今天的楼市。是的,风暴终会过去,若干年后,只是希望大家有机会“浪漫的回忆”这段峥嵘岁月,如今天的冯仑、王石、老潘们述说海南旧事时那样的从容与淡定。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下一个十年,谁将代表重庆地产的实力?谁将引领重庆地产的声音?谁将提升重庆地产的影响力?每一个人心中都萌动着一股盎然的春意,每一个人都酝酿着一种激情,每一个人都在悄悄滋生一种渴望。
下一个十年,是重庆地产向另一个高度和速度全新起航的十年,惟其如此,我们着力唤起群体感动的力量,营造一种凭栏指点江山的豪情。
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一个蹲下身来系鞋带的选手,重庆地产需要很多准备。
往坏的想,往好的做。想来应该不会有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