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方面是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投诉曾逐年大幅度攀升的态势,另一方面却是我市为规避购房风险而推出的“律师陪购”至今乏人问津,原因何在?
重庆房市律师入市陪购缘何四年遇冷?
四年前就由上海和广州方面登陆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律师陪购”,在我市一直面临着“陪购遇冷”这样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今年5月11日至14日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2006年重庆春季房交会”上,这种尴尬的现实就又被重新集中上演了一次:由往年房交会至少10家律师事务所参与的盛况,缩减至只有2家在现场苦苦支撑,但其展位前还一直呈现门可罗雀的现状。
土房局
律师陪购叫好不叫座
在房交会当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蒙毅就提醒主城众多新闻媒体记者:“一定要加强对‘律师陪购’的大力宣传,确保市民买房不上当受骗。”原因是近几年来,一方面是购房者对开发商的投诉曾逐年大幅度攀升的态势,另一方面却是我市为规避购房风险而推出的“律师陪购”至今乏人问津。
记者随后采访蒙毅得知,“律师陪购”自四年前进入重庆以来,就一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四年前,重庆星其律师事务所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律师陪购”业务,并伴以大量的广告宣传为自己着力培养的13个陪购律师吆喝,其后的一段时间,我市相继有30多家律师事务所的300多名律师跟进宣传,希望从日渐发达的重庆房地产业分得一杯羹。在广告的轮番轰炸下,当时去电咨询的很多,真正委托的却寥寥无几,时间一长,在广告相继停止发布的情况下,已经很少有人把“律师陪购”四个字再从记忆中“捞”出来。
地产界
律师所起作用没到位
“房屋交易中,法律保障的必要性愈加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四年前的‘陪购’首次推出到现在,主动要求带律师来买房的购房者几乎为零。”在房交会现场和近日采访众多的开发商时,他们分析市民不愿请律师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的费意识不到位和“律师陪购”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一旦律师发生过错,给购房者带来损失,责任很难认定,最终受损的还是购房者。另一方面是费用问题,在我市请一个“律师”的费用,一般为房价的3‰至5‰左右,即一套房子买下来的律师费用大都在1200至1800元之间,在开发商常常开出“霸王条款”,要么你就按照合同签,否则就不卖的情况下,陪购律师的意见对开发商似乎起不到什么制约作用,市民自然也就不愿意多花这部分“冤枉钱”。
律师
陪购有望成主流
“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才发现差不多房产商都配备了自己专职的法律顾问,遇到纠纷时会使公司处于主动地位。”曾多次介入购房者纠纷调查的重庆中柱律师事务所律师邓艾认为,纠纷中,大部分购房者对房地产知识和法律不太了解,要规避风险,就得从源头开始。因此,律师陪购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能够成为主流。
至于如何解决陪购收费不便宜与“能真正解决购房者问题”这对矛盾,邓的说法是“如果律师的一项调查能为多个购房者服务,这样平摊到每个人的费用就会降低。”邓对此的解释是“购房者购买房屋前不妨多找几个购买者一起请律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抱成团‘对抗’开发商的不法行为,同时,在律师费用上也可以‘讲价还钱’。”
据邓介绍,我市律师虽然入市四年都坐了冷板凳,但看好重庆房地产市场“消费者教育日渐成熟”的不少律师事务所,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着意培养房地产律师,希望尽快打个翻身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