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习答案5

(2006-09-26 21:23:33)
第五章 词义
一、名词解释
1.词汇 
词汇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一种语言或方言只有一个词汇,但包含的词可以多到几十万个。任何语言或方言的词汇都是一个庞杂的总体,但可大致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个部分。
2.一般词汇 
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因此,与基本词汇相比,它有如下特点:1)非全民常用性,2)非稳固性,3)构词能力不强。
3.基本词汇 
语言的词汇的内容尽管五花八门,门类繁多,但是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又称基本词。与一般词汇相比,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有构词能力强等特点。
4.词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以便于人们就能够把现实现象中特殊的东西当作普遍的、一般的东西,把复杂的东西当作简单的东西来掌握。比方说,“苹果”这个词的意义可以不管这种水果的品种、滋味、颜色、形状、大小等种种特殊性和复杂性,而只概括地反映所有苹果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以便把它和桃子、梨等其他水果区别开来。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5.同义词 
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中常常会碰到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分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和近义词(相对同义词)两类。具有同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同或相近就可以了。
6.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种。具有反义关系的两个词之间只需要有一个义项相对或相反就可以了。
7.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且各义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词称为多义词。如“跑”就具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逃走”、〈方〉“走”、“为某种事务而奔走”、“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等六项互相有联系但又各不相同的意义,是多义词。
8.本义  
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多义词的本义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如,战士打仗必须使用兵器,因此“兵”衍生出“拿兵器的人”,即“兵士”的意义:“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战 国策·四周》)。“兵器”和“拿兵器的人”是用于战争的,于是 “兵”又衍生出“战争”“军事”的意义:“有宠而好兵,公弗禁。” (《左传·隐公三年》)
9.派生义 
多义词中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10.引申  
引申是多义词中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其中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11.相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又称为极性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在反对关系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另一方则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比如:生——死、曲——直、多——少、有——无,等等。
12.绝对反义词 
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两者之间没有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就叫绝对反义词。比如:大——小、高——低、好——坏、长——短,等等。
13.同音词 
意义不同但语音形式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称为同音词。同音词在语言的运用中有它积极的作用,编民歌、说笑话、说相声和写文学作品的人往往利用同音词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14.言内意外
实际话语及其中的语句自身都是有字面意义的,这是“言内”意义;除了言内之义以外,有许多话语或语句还传达一些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意外”,即真正的意图在字面意义之外。但任何言外之意都是建立在言内之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合称为“言内意外”。“言内意外”既是消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也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
二、填 空 题
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 基本词汇 。
2.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 一般词汇 ,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语法意义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词汇意义 ,简称 词义 。
4.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 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5.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 色彩意义 。
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 一般性 、 模糊性  和 全民性 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7、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 本义 ,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8.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 派生意义 。
9.离开上下文,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某个词的意义,是这个词的 中心意义 。
10.词义完全相同的词,又叫 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 。
11.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 方言词 或 外语词 的结果。
12. 同义词 的各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13.词义包含理性意义和 色彩意义 两方面。同义词的"同",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14.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 惯用法 "。词语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 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15.语句的意义除了由词义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意义以外,还有一部分意义是由 语境 补充确定的。
16.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谕等,都很注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 言内意外或言不尽意 "来概括。
三、选 择 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C)。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D)。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B)。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C)。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D)。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词义的形成和词义的组合,其过程刚相反,它们是(A)。
  A、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
  B、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
  C、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
  D、从一般到简单,从特殊到复杂
7.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音词的是(C)。
  A、①花(植物的繁殖器官)-②花(耗费)
  B、(英)①dear(鹿)-②dear(亲爱的)
  C、①白(白色)-②白(空白)
  D、①杜鹃(鸟)-②杜鹃(花)
四、分 析 题
1.试分析同义词“教师、教员、老师”之间的差异。
教师、老师都是尊称,但教员不是;教师、教员都是非面称,但老师是面称;教员、老师都可以用于背称,但教师不能用于称谓。
2.试分析多义词"深"和别的词所构成的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
“深”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表示距离大,如:水很深。它还可以表示感情深,这时“深”和“厚”同义。它还可以表示颜色深,这时“深”和“浓”同义。这样,“深”就和“厚”“浓”构成了同义关系。“深”在表示水深的时候和“浅”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感情时和“薄”构成反义关系,“深”在表示颜色时和“淡”构成反义关系。这样多义词“深”即和几个词构成同义关系,也和几个词构成反义关系。
3.试分析英语film用作名词时5项意义之间的派生关系:
(1)皮肤薄膜                 (2)眼睛里长出的异常薄膜(俗称眼翳)
(3)薄薄的一层透明膜状物     (3)摄影用的胶卷;⑤电影。
①是该词的本义。②是由①通过换喻引申出来的派生义。③是由①通过隐喻引申出来的派生义。④是由③通过隐喻引申出来的派生义,感光材料的胶卷和透明膜状物有相似之处。⑤则是由④通过换喻引申出来的派生义。
4.试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
(1)这个老人谁都可以接待。  
A、有一个老人开了一家小旅馆,服务态度好,旅客不分贵贱,谁都可以接待。
B、有一个老人,孤苦伶仃,居委会安慰他说,在辖区内,不管到哪家,谁都可以接待。
(2)妈妈的鞋没做好。
A、妈妈这几天在做一双鞋,因为常忙于其他事,所以至今还没做好。
B、皮鞋店在为妈妈定做一双鞋,不知什么原因,至今还没有做好。
C、妈妈年纪大了,眼也花了,工艺水平比以前差远了,这次没做好。
D、鞋店一直来很有信誉,别人的鞋做得都不错,可给妈妈做的鞋没做好。
(3)那里有很多鲁迅的书。
A、在新华书店里陈列着许多鲁迅的著作,如:《呐喊》、《彷徨》等。
B、在博物馆里陈列着不少鲁迅收藏的图书,有古籍的,有外语版的等等。
C、在我们中文系的资料室里,有不少研究鲁迅的著作,有评论他的思想的,有关于他的生平的,等等。
5.试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1)虎妞神秘兮兮地指着她的肚子对祥子说:"我有啦!"
     祥子:什么?(《骆驼祥子》)
答:虎妞的“我有啦!”这句话言外之意是她怀孕了。这样的言外之意只有结合语境因素(虎妞神秘兮兮地指着自己肚子这一的行为)才能推导出来。
(2)母亲(对女儿):你今后少跟少东家来往。
     女儿:妈,我已是他的人啦!
答:女儿的答话“妈,我已是他的人啦!”所表达的意思是自己已经与“他”发生非婚姻性的两性关系。发生非婚姻性的两性关系以及直接谈论非婚姻两性关系在汉文化传统道德观念都是忌讳,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就需要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此外,在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女性就象财产一样从属于男性,这就是“我是他的人”这一委婉表达的观念依据。
(3)甲:你有什么了不起,能把我吃了?
      乙:不能,我是回民。
    答:乙针对甲的问话所做的回答“不能,我是回民。”有这样一个蕴涵:回民不吃猪肉。根据这个蕴涵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会话含义:你是猪,我当然不能吃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