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06-09-26 21:30)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历史比较法
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可推测一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原始面貌。有了这个起点,整群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分化、发展的过程也就能得到说明。所以历史比较法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过程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系语言的研究,拟测出各个语族乃至整个语系的原始母语,使印欧系语言的演变过程大致得到了说明。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研究其他语系的语言。应用这种方法研究汉语的中古音系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词语的替换
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3.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
(2006-09-26 21:25)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一、名词解释
1.文字
“文字”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个的字,一是指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体系。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2.表意文字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的图画,而从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文字是象形的表意字。可分为象形字和会意字两种。象形字是用和事物相似的图画来指称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如“日、月、山、门、鱼、牛、木”等。会意字是则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图画或指示符号来表达某个词,如“休、从、林、上”等。这些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成的表意字虽然可以通过形体知道它所表达的意义,但这种由形体知义的过程往往不是很准确,有时候人们不一定知道象形和表意字代表的究竟是哪一个语素或词,况且语言中还有许多虚词和抽象的词是难以象形和会意的。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其它的造字方法。
3.意音文字
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汉字是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意音文字根据造字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纯表意字(象形、会意字)、纯表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字(形声字)三种。 
4.
(2006-09-26 21:23)
第五章 词义
一、名词解释
1.词汇 
词汇就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一种语言或方言只有一个词汇,但包含的词可以多到几十万个。任何语言或方言的词汇都是一个庞杂的总体,但可大致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个部分。
2.一般词汇 
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因此,与基本词汇相比,它有如下特点:1)非全民常用性,2)非稳固性,3)构词能力不强。
3.基本词汇 
语言的词汇的内容尽管五花八门,门类繁多,但是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又称基本词。与一般词汇相比,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和有构词能力强等特点。
4.词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以便于人们就能够把现实现象中特殊的东西当作普遍的、一般的东西,把复杂的东西当作简单的东西来掌握。比方说,“苹果”这个词的意义可以不管这种水果的
(2006-09-26 21:20)

五、问 答 题
1.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气流是否受阻。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比较:a—p。
(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口腔前面测试,发元音时,纸张只是轻微颤动一下,而发发音时,纸张在突然放出的气流的作用下,颤动十分明显。
(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
(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

(2006-09-26 20:49)

三、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 )。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 )。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6、词义的形成和词义的组合,其过程刚相反,它们是( )。

A、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 B、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 C、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 D、从一般到简单,从特殊到复杂

7、下列派生意义不属于换喻的是( )。

A、兵(①兵器?②拿兵器的人?③军事) B、(俄)окно(①窗户?②冰窟窿?③云层中透出的青天?④两堂课

(2006-09-26 20:46)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语法的组合规则。

2、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3、 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4、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

5、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6、语言中必须完整地记住的词的固定组合的词组叫固定词组。

7、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8、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9、由一个词根语素(在有的语言里加上词尾)构成的词。

10、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11、结构的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份叫作直接组成成份。

12、语法的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则。

13、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14、在有些语言里,词和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变化的聚合,叫作词形变化,也叫形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