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习答案3(2)

(2006-09-26 21:20:29)

五、问 答 题
1.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气流是否受阻。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比较:a—p。
(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口腔前面测试,发元音时,纸张只是轻微颤动一下,而发发音时,纸张在突然放出的气流的作用下,颤动十分明显。
(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
(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以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例如双唇塞音[p],发音上,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平时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模仿,教师一般使用呼读音,就是辅音加上元音教读,例如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p、p¢、m],读作[po、p¢o、mo],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普通话[p]的音质就是[po],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2.元音的音质是由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举例说明。  
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决定的。
所谓舌位,是指发音时舌头的隆起点的位置。舌头前部隆起,就是舌位前,舌头后部隆起,就是舌位后。舌位的高低是指舌头隆起点与上腭之间的距离而言的,口腔开口度越小,舌头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反之,口腔开口度越大,舌头的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嘴唇的圆展是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撮成圆形还是自然展开。
例如:[i]和[y]是圆唇与否的区别,[y]和[u]是舌位前后的不同,[i]和[a]是舌位高低的不同。
3.阅读教材上的元音舌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舌位的前后是怎样表示的?
 ②舌位的高低是怎样表示的?
③园唇与否是怎样表示的?
   
4.举例说明什么是发音部位,什么是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就是口腔中形成阻碍阻挡气流冲出来的部位。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从外向里观察,一共有六个发音部位,辅音相应地分为六类:
1〕 双唇音:由上下唇闭合形成阻碍,主要有p、p‘、m、b。
2〕 唇齿音:由上齿和下唇接触构成阻碍,主要有f、v。
  六个发音部位可以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掌握记住,并不难记,只要注意一下各个部位有哪些辅音就可以了,这也不难。
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让气流冲出来的方式。汉语有5种方法。
檫音1)塞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通路,然后猛然放开,让气流冲出,故又叫爆破音,主要有p、p‘、t、t‘、k、k‘。
 檫音5)边音: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的两边流出,汉语主要有一个l。
5.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理解,所以它们是一个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的音素,因为音素a比较典型,所以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但是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音感上又比较近似,所以概括在一起。由于划分角度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考察,在汉语中,它们是两个音位,在英语中,它们是一个音位。
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音标都用两条左斜线分隔开,如/a/、/p/、/k/、/b/等等。
6.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
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其实际读音分别是[a]、[A]、[?]。这三个读音其实都是/A/音位的音位变体,其中da中的[A]是典型变体,ban中的[a]是由于受到韵尾n的同化影响所产生的变体;guang中的[?]是受韵头[u]或韵尾[?]同化的结果。因此它们始终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中,自然属于一个音位。
7.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 
元音音位也有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一般称之为音质音位,音质就是一个音素的发音特色。语音中还有通过音高、音重、音长来区别意义音位,这些音位同音质没有关系,所以称之为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主要有调位、重位、时位等。汉语的声调也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四个词,就是音位声调的不同而区别意义的。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就是调位。我国粤方言有十个声调类型。通过调位来区别词义,这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就是重位,有没有重位,重位的位置不同,往往也要影响到意义的表达,例如普通话[`],其中[]念轻声,这个词的意思是“帘子”,念上声,这个词的意思是“莲子”。能通过元音的长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叫做时位,如英语feel(觉得、以为)念[fi:l],fill(充满、装满、执行)念[fil],就是长短元音的不同来区别的意义的。
8.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种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处在至少一个聚合群中。
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比方北京话的/p/音位同时处在两个聚合群中:按部位,它是双唇聚合群/p p¢ m/的成员(为简化分析,这里不列擦音),按发音方法,它是不送气塞音聚合群/p t k/的成员。
(2)处于同一聚合群中的因为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每一个音位不仅处于聚合关系中,而且,处于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也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辅音/k k¢ x/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组合,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组合,而/t?、??¢、?/则相反,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当然,在平行的、对称的系统中常常出现不平行、不对称的现象,比如北京话鼻音聚合群中的/m n ,/三个音位在组合关系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9.什么是语流音变?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1)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了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s,在清辅音后念清音s,如books,在浊辅音后念z,如dogs。同样的音位,就是受到前面的辅音的影响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辅音同化了。汉语tanke(坦克),其中的n受k影响,有 的特点,就是同化。
(2)异化:两个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普通话中的变调是典型的异化现象。比如上声,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如“老虎、展览、打死、纸马、管理”;而上声在其它声调前一律念半上,即21调,如“马上、理由、揽车”。“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它声调前念本音。可见在普通话中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也有变体音位,比如上声实际上有214、35、21三个变体形式。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就是弱化。普通话的轻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弱化现象。如头在“木头、念头、苦头”中变成了轻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往往也念轻声。
(4)脱落
弱化进一步强化,丢失了某些音位,或在快速发音的过程中省略了某些因为,这就形成脱落。例如把“我们”、“你们”说成/ /、//,把“豆腐”说成/ /,把“不知道”说成//,英语中把“I am”说成“I’m”,把“I shall”说成“I’ll”,等等,都是脱略。
10.小舌在发音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在发音的过程小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就可以构成发音体,比如法语的小舌颤音[R]就是利用这个发音体发出的音。小舌也对共鸣腔产生重大影响,鼻音、口音和鼻化音的发音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小舌:小舌下垂就打开鼻腔通道,若同时堵住口腔就可以发出鼻音,若口腔不完全堵死就发出鼻化音或口鼻音;若小舌上升,堵住鼻腔通道,发出的就是口音。
11.音素、音位、音位变体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题要点:
(1)音素是一种跨语言的实体单位,是人类能够发出的可用于自然语言的所有最小的语音实体单位的总称。音位和音位变体都是相对于特定语言来说的:音位是特定语言系统中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功能单位,而音位变体是音位在组合关系中的实现。
(2)音位只具有心理现实性,而音素和音位变体都具有物理、生理现实性。
(3)构成音位是是区别性特征,构成音素的是对立特征;但对音位区别性特征的分析说明必须以揭示音素的自然对立特征为前提。
(注意:也可以按照上述第五题那样的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
六、改 错 题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并不重要。
改正: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同样重要。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英语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改正: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3.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
改正: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 
4.用力大小不同,音高就不一样。 
    改正:用力大小不同,音强就不一样。或者:频率高低不同,音高就不一样。  5.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改正: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或者: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6.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  
改正: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不同决定的。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 
改正: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主动发音器官的活动密切相关。
8.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
改正: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或者: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
9.音素a和ɑ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改正:音素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10.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改正:音素是从语音的生理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11.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同一个音位。  
改正: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也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12.汉语拼音zhuang和quan中的u,是同一个音素,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改正:汉语拼音zhuang和quan中的u,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也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13.音素和音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
改正:音素和音位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不可能出现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的情况。
14.同一个音位,可以包含几个不同的音素。 
改正:同一个音位,可以对应几个不同的音素。
15.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改正: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也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6.不同的音位变体,可以区别不同的意义。
改正:不同的音位变体,不具备区别不同的意义作用。
17.汉语拼音中t和k的区别是发音方法不同。 
改正:汉语拼音中t和k的区别是发音部位的不同。
18.汉语中,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要念阴平调。 
改正:汉语中,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要念象阳调或21调。
19.英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汉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
改正:英语中有复辅音,也有复元音;汉语中没有复辅音,但有复元音。 
20.由于地域上的差异,音位组合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改正: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影响,音位组合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练习答案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