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2006-12-25 15:58:22)
分类: 教海小掬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本课题重在进一步深入把握地域文化涵育这一新型德育形式的要义,在实践中发挥其独特作用。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地域文化与德育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常态文化状况中凸显教育影响功能。

2)本课题重在研究模式,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是把握地域文化涵育中的各方面要素,协调各要素的关系,从而使主体性德育更加有效。

2、研究内容:

文化涵育,指的是利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施以影响和教育。涵育的含义可见《辞源》。“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也就是说,涵育意近熏陶,是形成人的品德修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小学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即是要探索小学地域文化涵育的经验型策略,形成一种可供他人参考,借鉴的常规做法。在研究中,要兼顾其它特色小学地域文化共性与个性。

3、主要观点:

总体界定:对关于学生与之有关的可能接触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施加的道德影响及其原因、规律研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主动纳入健康文化滋养的要素研究。

4、创新之处:

1)地域物态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2)地域精神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3)地域制度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4)地域行为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5)其他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模式的研究既是方法研究,也是过程研究。通过研究,加深对德育内部规律的再认识,摸索现代德育的新方法,新对策。

课题研究中,根本着眼点是学生,学生德育状况的改善是本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我们研究成效的标尺。

2、研究方法

1)观察记录法。在课题研究期间,经常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并定期做好记录,了解学生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时期,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指导下阶段工作。

2)行动研究法:研究者注意对实验对象的长期观察,并形成一定的个案,为实验的实施顺利进行提供信息,保证课题评价的客观性。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况的掌握和控制,进行归纳,分析,综合,使之系统化,提炼经验,形成理论。

3、研究成果形式

1)编印《地域文化中的德育》研究专著。

2)优秀少年事迹展示(新人新事事迹材料)。

3)地域文化涵育课程及活动现场。

4)论文汇编。

5)现场问卷调查。

6)《文明风景线》录相带。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122006.2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2)实施阶段(2006.32009.12

A、组织课题人员学习相关理论,组织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

B、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C、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3)总结阶段(20102010.9

汇总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果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