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的语言发展是顺其自然的,从一岁半开始爆发,似乎没有经历多久两字词、三字词的过渡,直接就连成句的说了。甚至从没说过儿语。而且从会说话开始,语音、语序就非常准确,看来人家默默自学的效果还真是不错的嘛!
东北人说的是普通话,除了有点大楂子味儿,语音语调还大抵是标准的。家里人说话算不上动听,却也还算标准普通话。可唯独优优爷爷的发音不敢恭维,普通话里夹杂着许多变了音的土话。“上学”念成“上xiao(二声)”,“人”念成“银”,“摁”念成“嫩”,“矮”念成“奶”,“企鹅”念成“企ne(二声)”……
诸如此类,常常一句话里几个音不对,逗笑一桌人。发音不准吧,可话还是要说啊,几十年的习惯也改不掉了,可咱娃儿不能耳濡目染学错了音啊?于是,家人常常就此话题“打击”优爷一番,什么拿不准的音先查查字典再说;什么不能耽误下一代啊等等,优爷听了,倒也不生气,只是下次依旧。
对于吸收性心智的孩子来讲,听到什么就学什么。不过,听到优优跟着念错时,我们没有大惊小叫,只是平静地将正确的重复一遍,时间长了,发现宝贝还是能够“明辨是非”的!首先,优优十分清楚优爷口中的“个葛”就是“自己”的意思,优优说话的时候从来不说“个葛”,而是标准的“自己”,说明人家明白两者是相同的!其二,优每次说走了嘴,自己甚至都能意识到,我们一在旁纠正的时候,人家还故意跟着学。
昨晚,洗过了澡,优非要找乒乓球玩,考虑到睡前不能太兴奋了,因此听到他在那喊“我要玩乒乓球”,我和优爸也故意装做没听见,继续顾左右而言他。小家伙扯着脖子喊了半天“我要玩乒乓球”!大概七八声过后,我和优爸突然发现,“乒乓球”变成了“乒趴球”?音说错了哪行,立刻纠正:“乒乓球!”优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瞬间意识到——俺们中计了!优继续笑着说:“乒趴球!”而且越说越起劲,我们纠正几次,人家就说错几次。末了,优高喊着:“爷爷说‘乒趴球’!”一阵“狡猾”的笑声飘过。。。
原来,我们的顾虑都是多余的啊!
原来,即便是2岁的宝贝也有他的分辨能力!
原来,真的不能小瞧孩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