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2019-08-04 14:47:53)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傅译莎翁”之《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书屋》2019年第8期。)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如梁实秋所言,“福斯塔夫不是一个简单的丑角。他的复杂性几乎可以和悲剧的哈姆雷特相提并论。他在《亨利四世》里所占的重要性远超出寻常丑角的比例。上篇一共19场,福斯塔夫出现了9场,第2、5、7、10、12、15、17、18各场都有他的戏。在没有露面之前,他在帷幔后面鼾声雷动,已引起了观众的大笑。他的颟顸,他的天真,他的妙语连珠,他的饮食男女的大欲,使得他成为一个又好玩又可爱又可恶的东西。这样,莎士比亚破坏了一出戏之应有的‘单一性’,使得历史剧变了质。但是哪一个观众或读者能舍得不要这一个特殊的角色呢?”

两篇相较,下篇结构松散,剧中许多人物与观念都是上篇的扩展和延长。例如:酒店老板娘在上篇只是走一过场,下篇发展为桂克丽夫人;福斯塔夫对如何通过招募新兵赚钱,上篇只在第四幕第二场嘴头说说,下篇扩展为整个第三幕第二场。上篇,福斯塔夫只是给哈尔捧场的次要人物,下篇则变成主要角色。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坎特伯雷大教堂里的亨利四世与王后墓)

亨利四世在全剧中分量不多。与其说该剧是“亨利四世的悲剧”,倒不如说它是“福斯塔夫的喜剧”。

喜剧性穿插过多,导致其在整个结构中喧宾夺主,但从另一方面看,福斯塔夫这个角色充分成长,成为莎士比亚幽默人物最成功的代表,恰是一大收获。

除了福斯塔夫这个人物,关于这出戏的政治寓意,梁实秋所说最为关键:“历史上的亨利五世(即此剧的哈尔王子)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人心目中,是英国最伟大的英雄,最英武的国王,因为他统一全国扬威域外。他是万民拥戴的偶像。莎士比亚无疑的也抱着同样的一份爱国的心情。所以他在两篇《亨利四世》和一篇《亨利五世》里,一心一意的要形容这一位英主,其他人物均是陪衬。”

由此便能理解,莎士比亚在剧情中对福斯塔夫与哈尔联手戏的编排其实不多,能算上正戏的只有三场:上篇盖德山抢劫之前的第一幕第二场,野猪头酒店的第二幕第四场;下篇野猪头酒店的第二幕第四场。除了这三场,其他两人同时出场的戏,都只算过场戏。而这三场中,又只有上篇第二幕第四场堪称唯一的联手大戏。

先来看上篇第一幕第二场,福斯塔夫死说活说要拉哈尔去抢劫,哈尔惊叹:“谁?我,去抢劫?做贼?以我的信仰起誓,不干这事儿。”福斯塔夫马上反讽:“你要是连十先令的胆子也没有,那你既不守信,又没血性,还不够朋友,身上没半点儿皇家血统。”最终,是波恩斯捉弄福斯塔夫,“叫他出丑”的主意让哈尔动心。也就是说,王子没参与抢劫客商的匪盗行为,他只与波恩斯一起劫了福斯塔夫的劫财。而且,最后,他把抢来的钱财都物归原主。

但有能吹牛的福斯塔夫参与本身,就足以让盗匪盖德希尔产生这样的错觉:“其他几条好汉,你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劫道儿只为寻开心,给干这行的添光彩;一旦事情闹大,真有人来查,他们也会顾忌脸面,把一切摆平。我这帮哥们儿可不是平地抢劫的毛脚贼,也不是为六便士打闷棍的主儿,更不是一脸大胡子的酒鬼;他们是生活安逸的贵族、市镇官员,全都来头不小,”【2.1(上)】这是戏剧构思的需要,因为盖德希尔怎么可能预知哈尔同波恩斯商量好,要劫他们。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幽默”的大肚子福斯塔夫胖爵士)

再来看下篇第二幕第四场,这一场几乎是囊括了福斯塔夫、巴道夫、桂克丽、道尔、侍童、皮托等一大群人的闹戏,其中穿插哈尔和波恩斯假扮店伙计再次捉弄福斯塔夫。哈尔以福斯塔夫背后诽谤他为由,佯装要处置他,福斯塔夫赶紧抵赖:“没诽谤,内德,天地良心,诚实的内德,一点儿没诽谤。我在歹人面前说他不好,是防着坏人爱上他。——我这样做,算尽到了贴心朋友和忠诚臣子的一份心,你父亲该感谢我才对。不是诽谤,哈尔。——没一点儿诽谤,内德,一点儿没有。——没诽谤,真的,孩子们,没诽谤。”在这一场景,哈尔与福斯塔夫斗嘴的联手戏没占多少戏份,而剧中像这样耍贫逗趣的对话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为使剧情具有闹剧色彩,吸引观众设计的。莎士比亚写戏之初可能没想到这样写会使闹戏喧宾夺主,当然,也有可能为使闹戏吸引观众故意为之。

为何如此设定?可明显看出,是莎士比亚出于维护哈尔形象的周全考虑,他不能总让哈尔跟福斯塔夫在一起毫无止境地胡闹,既不让他参与盖德山抢劫,也不让他与妓女鬼混,更不让他有任何福斯塔夫那样贪赃枉法、坑蒙拐骗的做法,而只让他拿福斯塔夫开涮、取笑、逗乐、打趣、调侃、讥讽。这从他俩戏谑的彼此互称便可见出:福斯塔夫登台亮相开口第一句台词,是在第一幕第二场从酣梦中醒来对王子所说:“喂,哈尔,孩子,这会儿啥时候了?”。整个剧中,只有福斯塔夫和波恩斯称呼王子“哈尔”。在福斯塔夫眼里,哈尔永远是他的“乖孩子”、“亲爱的调皮鬼”、“一个最会打比方、调皮捣蛋,——又十分可爱的亲王。”调侃的称呼里不失恭敬。反过来看哈尔,他不仅给福斯塔夫起了好多绰号,每一个绰号里都藏着鄙夷的差评:“婊子养的肥肉球”、“肥佬”、“无赖”、“大酒桶”、“大皮囊”、“罪恶”、“邪恶”、“恶棍”(中世纪道德剧中的角色)、“白胡子老撒旦”、“肿胀的杰克”、“肥肥的肉垫”、“婊子养的点蜡的肥油”,还有一连串说出口的“蠢胖子,榆木疙瘩,婊子养的,下流的,腻乎乎的,肥得流油的”,等等。

可以说,哈尔从没信任过福斯塔夫:“约翰爵士说话算数,——魔鬼也会依约行事,因为‘该归魔鬼的都归魔鬼’,他对这句谚语从没食过言。”在哈尔眼里,福斯塔夫只拿忏悔耍嘴皮子,根本不信上帝,连波恩斯拿福斯塔夫打趣,叫他“悔过先生”。哈尔更是当面表示不屑:“你真会悔改!——祷告一完,就去抢钱。”因此,哈尔早把“这帮人看透了”,他盘算好要学太阳,暂时跟“恶浊的乌云”凑一块儿,只为将来“冲出要把它窒息的邪恶、丑陋的云雾”的时刻“再现辉煌”,“我一旦抛弃放浪形骸,”“要让自新在过错上闪光;”【1.2(上)】

福斯塔夫与哈尔王子
                                            (《亨利四世》中手捧王冠志向远大的哈尔王子。)

饱食终日,过一天算一天的福斯塔夫,怎能知晓哈尔深谋远虑的宏伟志向!他把一切都挂在哈尔身上,他自作聪明地以为,人呀,用黏土捏成的蠢东西,脑子里造不出什么像样儿的笑料,不是我造的,就是造出来用在我身上。我不仅自己长脑子,别人的脑子也是因我才有的。1.2(下)】因此,他甘当哈尔的笑料,只为有朝一日位高权重、威风八面。他常对哈尔把“等你当了国王”挂嘴边,因为他最担心哈尔当了国王之后变心。他在酒店吃喝玩乐一切开销,都是哈尔买单。这令他无比感动:“你是继承人,这儿的人谁都知道,——可是,请问,亲爱的调皮鬼,等你当了国王,英格兰还有绞架吗?盗贼的勇气还照样受挫,叫法律这个老丑角儿用生锈的嚼子勒住吗?等你当了国王,一个贼也别吊死。”同时,他又反过来怪哈尔:“你把我害惨了,哈尔,——上帝宽恕你!认识你之前,哈尔,我啥都不懂。如今,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没比一个坏蛋好多少。我一定要放弃这种生活,一定得放弃。不然,我就是一恶棍。我才不会为基督世界里一个国王的儿子下地狱。”【1.1(上)】

有了这一层,福斯塔夫才似乎对哈尔更加深信不疑,否则,他也不至于在闻听哈尔成为亨利五世之后,本能的第一反应是“英格兰法律我说了算”【5.3(下)】可对此,哈尔早想好了,一旦“当了国王”,便立刻用太阳(太阳是王室的象征)把“恶浊的乌云”(福斯塔夫及其同伙儿)驱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