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更喜欢真实的莎士比亚(王浩)

(2019-07-19 15:47:59)

笔按:读这样的作业,深感做老师的快乐!王浩,来自“国科大”的研究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一看这专业,我便头炸!遥想39年前,就读北京四中,因高一理化常考不及格,不得不高二转读文科。王浩读莎便懂莎,我读物理只能读傻。差之云壤啊!

我更喜欢真实的莎士比亚(王浩)

                               我更喜欢真实的莎士比亚

                                     王浩高能所

莎士比亚,直到不久之前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在于,我知道几部他的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如雷贯耳;我也知道几句他作品中的经典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许多有志之士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很多人会随口引用这些句子,却不知道句子的出处;他的一些戏剧片段也进入了我们的中学课本,那位一定要割人一磅肉的犹太商人夏洛克令我印象深刻。陌生在于,我从未主动去读过莎士比亚的任何一部作品,他的作品是经典中的经典,却完全勾不起我阅读的欲望,他对我来说就像神话中的天神,像一个圣人,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如果我没有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这门课,恐怕这种状态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这门课上,傅光明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和我印象中完全不同、超乎想象却又无比真实的莎士比亚。我也第一次对莎士比亚产生了兴趣,因为我更喜欢这位真实的、充满世俗气息的老者。莎士比亚写戏并没有什么崇高目的,只是想通过写戏赚钱而已。这种动机,对于一个充满浪漫理想的文人来说,可能很难接受,但是这引发了我的共鸣,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打算,不得不和其他中国人一样为房子发愁,金钱这种俗物是我必须去追逐的东西。为了满足剧团赚钱的需要,他必须以半年一部的速度写戏,这使他采取了四处搜集故事素材来创作自己戏剧的手段,而且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的借鉴比例相当的大,现在看来,这就是抄袭,是可以成为被告的,但在当时,这貌似是可以做的一件事。这一事实,使莎翁在我心中的神圣性直线下降,我在心中想,原来他也不是那么的有才华。也正因为此,在我心中,他从一个圣人,变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变得更加亲切而可以接近。他为了迎合当时观看戏剧的下层民众的喜好,在戏剧中加入了大量的性双关语;说实话,这勾起了我想去看一看剧本的欲望,我可能也是一个低俗的人。他为了迎合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戏剧中特意加入了歌颂他的情节,这也表现出他世俗的一面。

几节课下来,莎士比亚在我心中从一位高不可攀的圣人,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可亲近的剧作家,我第一次跑到图书馆去看他的《威尼斯商人》,第一次花钱去买他的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傅老师新译的没有屏蔽性双关语的版本)。

虽然莎士比亚是一个世俗的剧作家,莎剧有低俗和功利的一面,但瑕不掩瑜。莎士比亚在那样的创作环境下仍然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使他戏剧有了抹不掉的艺术价值和无限的可能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傅老师解读的《威尼斯商人》里面那位犹太富商夏洛克,本来在我眼里是一个吝啬而又恶毒的商人,但在我了解到安东尼奥和夏洛克背后的宗教意涵之后,在我了解到当时犹太人在威尼斯的处境之后,我怎能使自己不对那位可怜的犹太商人产生同情呢?当我读到、听到他那段为自己的行为辩白的台词时,我甚至忍不住流下感动的热泪。我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一个剧院里在演这幕戏,下面的基督徒们都在怒斥他的阴险狡诈,为他最后的下场拍手称快,而坐在角落里的一位犹太人,他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别人看到的是对犹太人的嘲讽,他看到的是莎士比亚为犹太人所受不公待遇鸣不平的呐喊!他怎能不流下激动的泪水呢?

真的十分感谢这门课,使我了解到一位真实、立体、鲜活的莎士比亚。我非常开心能遇见这位可爱的老人,他使我受益匪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