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依旧伟大的莎翁和不过时的《奥赛罗》(李铎)

(2018-07-31 07:30:11)

笔按:来自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李铎同学,是一位名字像男生的理科女(本科读的工科),专业是我一看脑袋就大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边读她的作业,一边想,若这样的理工生都改学文科,文科生还有活路吗?

依旧伟大的莎翁和不过时的《奥赛罗》(李铎)


                 依旧伟大的莎翁和不过时的《奥赛罗》

                                                  李铎

 

 


提起莎士比亚,就像一个巨大的IP,让人轻易联想起许许多多的作品、地点、人物以及许许多多后世衍生的信息。我试图回忆,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为何对莎翁一直都抱有一丝偏执——凡有机会,就想多走进一点。大概是因为曾经接触的第一部英文小说讲威廉·莎士比亚的生平吧。虽然花了一整个假期,我也只勉强读了前面几章,他的童年和青少年经历——平静、普通。但就好像一场故事开了头,总不甘心半途而废,我对他的作品没有太多热情,却对这个人物颇多好奇,跨越400多年,不不相识。

 

就到了雁栖湖畔的夏天,整个研一最后一门课程。抱着一种听故事的心情去到教室,却不想老师口中的莎士比亚真的和脑海里虚构的那个他打起了架。一个是文坛巨匠作品如云,一个是处处抄袭道地编剧;一个是追逐艺术发掘人性,一个是剧团竞争挣钱驱使;一个是流芳百世备受推崇,一个是文豪批判读演矛盾。哦,原来你是这样的莎翁!

 

但我还是认为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且不说经过他一两成的改编,让故事升华了多少,单说在那个编剧皆的年代,为何独独莎士比亚带着他经手的作品走到了后世读者们、观众们的心中?成功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我想以莎士比亚对戏剧的敏感、对受众的理解,若他身在更和平包容的现代,也能营造出一座自己的戏剧世界吧。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创新意识,而是他的时代没有给他提出那样的要求。真正优秀的人,可顺时而起,迎势而上。用后世的价值观点评前人,反倒不是一个负责的态度。

 

以前我对莎剧的了解,除了课本,也只读过朱译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独独对一见钟情乃至私奔殉情的女主角只有十三、四岁这件事印象深刻,刻骨的爱情倒是没有体会到,现在想想也是当年自己年少轻狂了。听完课上老师对四部经典莎剧的介绍,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反而是奥赛罗和伊阿古。

依旧伟大的莎翁和不过时的《奥赛罗》(李铎)

 

伊阿古是一个有小聪明的恶人,整个剧情的推动者。他自认摸透了身边每一个人的心思,所有伎俩不过是攻心之术,可谓卑鄙下流。奥赛罗是一个太过单纯的好人,剧情中诡计的执行者。他以为自己分得清善恶是非,所以不屑于自主求证沟通,最终带着悔恨谢幕。两个人像是人性中相反的两面,相拥坠入地狱。奥赛罗错信伊阿古,伊阿古错看了艾米丽亚。奥赛罗最大的缺点在猜忌,猜忌了苔丝狄蒙娜、猜忌了卡西奥,却唯独没有猜忌伊阿古。伊阿古的阴谋步步得逞,却没想到他看不起的妻子会背叛他,揭穿他的阴谋,点醒愚蠢的奥赛罗,也没料到罗德里格准备了写满他罪行的纸条。

 

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一个时代。是的。伊阿古和奥赛罗的继承者们在当代许多作品中屡见不鲜,有时候作者还要安排伊阿古也表现出几分善念,显得人物更真实饱满,或者留一条从良的路。奥赛罗们既然已经愚蠢了,也不能听艾米丽亚一席话就醒悟,于是弥补错误又能演绎出一条漫长的故事线。没听老师讲《奥赛罗》之前还不觉得,现在一看这套路也算是后人在对莎翁悲剧的喜剧化处理了,只是终究没有简洁的悲剧来得让人印象深刻。而“奥赛罗综合症”这一名词的出现,又是非文学领域对莎翁的一次肯定。

 

而作为秉承实用主义的我,更习惯于从一个故事里得到些实用的启发。老师课上调侃凤凰男,对此我非常赞同。沟通不仅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防患于未然的必要举措。如果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和卡西奥,甚至其他伊阿古的周围人多聊一聊,交几分心,大概早就能推测出伊阿古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不会那么轻易偏信这个诚实正直的人了。而伊阿古的下场也警告我们,恶果自食,本该行善。

 

看到您博客文章《伊阿古:以名誉杀人,何其毒也!》,最后结尾这样写道——

 

首创分析心理学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伊阿古就是奥赛罗的影子,也是每个观众的影子。

我们能够度量出,在我们身上有多少奥赛罗,又有多少伊阿古的影子吗?

 

我想,做一个正直的人,就该是把影子踩在身下的吧。

 

最后,谢谢老师。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去莎翁故居买联票一游。

依旧伟大的莎翁和不过时的《奥赛罗》(李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