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2012-04-04 10:08:26)
标签:

杂谈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去寻觅文学家的墓园。在巴黎的拉雪兹公墓、蒙巴纳斯公墓,我寻访拜谒了几位我所喜爱的作家的墓地。站在墓前,灵魂穿越时空,遥遥相对,文学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会变得清晰起来。最重要的是,你可以获得一种心灵的澄澈。这是喧哗与骚动所绝不可能给予的。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在巴黎先贤祠的这个墓室里,长眠着三位法国作家,左侧雨果、右侧左拉、大仲马居中。他们的文学灵魂是不朽的,时时与之相伴,我们的生命里便不会失去文学。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2009年夏,我曾问过时任国际博协文学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法国人德克斯先生如何看巴尔扎克。他说,法国人一向认为巴尔扎克是通俗作家,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法国作家是雨果、福楼拜、莫泊桑等。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我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找到蒙巴纳斯公墓中的莫泊桑墓地。站在墓前,一个日本老太太走过来用日语跟我打招呼。我用英语告诉她,我是中国人。她继而问,台湾?我明确地说,我是中国大陆北京人!她转身走了。也许她心里在说,中国人来巴黎都该是疯狂购物的。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这座呈跪姿飞翔状的王尔德墓是拉雪兹公墓里的明星墓,它尤其深受女性的垂爱,墓上满是喜爱他的女性们的唇吻。见此,我心下竟有点儿嫉妒起王尔德来了。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写出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墓简单朴素到仅仅是一块长方形的墓石,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是多么丰厚而壮丽啊!人能在活着时,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又是那么难得啊!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因《情人》而被许多中国读者喜欢的M.杜拉斯长眠于此,她的灵魂不朽,是因为她让情在情人的心底成为了不朽。
清明向文学大师们默哀——长眠地下,精神永在!
萨特与波伏娃一生未婚,彼此也始终未结成伉俪。他们的灵魂却于此永远交融在了一起。他们之间的爱,在许多今人眼里,或许已算不得惊世骇俗了。但他们的生命过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能认知多少呢?来这里拜谒他俩的人很多,有的献上鲜花,有的把地铁票用小石子压在底下,也有的用随身带的小纸片写上一句话,总之,这都是一种对话。可惜,像这样的对话,在我们扰攘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